他,牺牲小我,成就大局;他,孜孜以求,创新传承。他成长于一线、奉献于一线、扎根于一线,用青春与热血展示了一名“泰山匠人”的风采。他就是2020年度青岛卷烟厂劳动模范、制丝车间工艺员徐风仓。
修炼内功 迎难而上
1993年,学机械专业的徐风仓成为制丝车间的一名维修工。肯动脑、善钻研的他从小工序、小细节学起,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请教,直到问题解决才肯罢休。凭着一以贯之的钻研精神,徐风仓先后在工段长、工艺管理员的岗位上历练成长。随着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他从一名维修工成长为业务精通的多面手。
2014年,加香工序喷嘴雾化是让设备生产厂家和专家们都头疼的难题。徐风仓偏偏不服输,他决定自己闯出一条路来。加香工序采用的是滚筒设备,项目测试期间,他带领团队来回钻了20多次,每次进去就是半个多小时。滚筒直径只有一米半,内部布满了耙钉,滚筒里雾化的水汽打在身上衣服很快就湿透了,蜷着身子在滚筒里像“蒸桑拿”一样。回忆起那段时间的经历,徐风仓的徒弟周菲菲说:“到最后我们真的爬不上去了,但看到师傅依旧干劲满满,我们就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徐风仓把厚厚一摞实验数据摆到了厂家面前,难题终于攻克。连外国专家都心服口服,直夸徐风仓是一流的技术专家。
不断创新 开拓进取
近年来,青岛卷烟厂积极探索“智能工厂”建设之路,聚焦智能制造,打造智能生产线。51岁的徐风仓再次主动请缨,顶着巨大压力,接手了完全陌生的智能制造项目。
作为团队掌舵人,徐风仓不仅要精研技术、推进项目,更多的是全盘考量、统筹协调。面对项目聚焦生产过程的高起点设计和紧迫的上线期限,他带领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智能制造团队连续奋战,完成了42台主机、83个储柜、597台辅联设备、7345个零部件的3D建模,梳理统计了45542个点位,完成硬件设备布线8800米。经过不断拼搏与辛勤付出,徐风仓和团队成员拉开了青岛卷烟厂智能化生产的大幕。
多年来,他主持攻关的科研项目有数十项,先后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诊断师、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黑带大师等资格,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大师”。
“人这一辈子,避免不了吃苦,不多干点儿实际的事,岂不连自己都对不起?”徐风仓经常用朴实的话语教导身边的年轻人。他坚守在生产一线,每年坚持培育一到两名技术骨干、带出一个创新团队。在他的帮助下,一批又一批青年能手脱颖而出。
从业28年,徐风仓用埋头苦干书写了工匠风采,用永不言弃的姿态诠释了劳模精神。而在他自己看来,他一直都是奋斗在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