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亮(左)正在和同事进行烤后烟叶评估。
1月3日下午3点,山东临沂蒙阴县烟草局联城烟站的烟农服务中心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联城烟站正在组织烟农座谈。眼下正值冬闲时节,正是总结2020年烟叶生产经验教训、制定2021年改善措施的时候。
“温老师,去年烘烤期间我的烤房突然停电,要不是你及时指导,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当谈到烟叶烘烤工作时,联城镇王去峪村烟农刘敬国感激地说。原来,去年烘烤季,一天深夜,刘敬国的烟叶正值定色的关键时期,烤房突然断电,自控仪也无法使用,多亏蒙阴县局高级农艺师温亮连夜赶到,一边指导他采取有效措施,一边联系烟农合作社协调移动发电机,才避免了损失。
刘敬国所说的温亮,是一位有着27年工龄的“老烟草”,也是蒙阴烟区的烘烤专家。
当好授业者
1993年进入烟草行业的温亮,先后干过烟站技术员、站长等,无论是烟叶种植还是分级烘烤,他都是一把好手。
10年前,在推广烟叶新品种的过程中,温亮发现烟农之所以不愿接受新品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掌握不了新品种的烘烤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专门研究烘烤技术,连续多年深入烘烤现场实地调研、寻找方法,并不断进行实验验证。有时在烘烤工场,他一住就是大半个月,家里人都说他着了魔。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他终于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烟叶烘烤工艺。工艺成熟后,温亮又第一时间强化培训指导,把自己总结出的经验全部传授给烟技员和烟农。烟田里、烤房前、村巷口,随处可见温亮的“烘烤课堂”。
而像刘敬国所说的半夜三更为烟农答疑释惑、解决棘手问题的事情,对于温亮来说,属于“家常便饭”。作为奋战在生产一线的烘烤专家,每个烘烤季,温亮天天深入各个烘烤现场,查看烘烤工艺落实情况,指导烟农进行科学烘烤。他风里来雨里去,不分昼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烟农送去“烟叶烘烤经”。
“只要温老师来了,我们就放心了。再难烤的烟叶,到温老师手里都能烤好。”刘敬国说。
当好主心骨
联城镇沙沟峪村烟农赵乐忠是温亮的“铁杆粉丝”,他对温亮的烘烤水平坚信不疑。之所以会这样,说起来还有个故事。
那是2018年8月的一天,赵乐忠和另一位烟农的烟叶都在上炉烘烤,温亮像往常一样到现场进行烘烤指导。看完待上炉的鲜烟叶,温亮提出由于天旱,烟叶含水量少,要根据鲜烟素质调整烘烤工艺,尤其要采取延时变黄、定色前移的措施,如果还按照老办法进行烘烤,这几炉烟叶很可能烤坏。作为一个有多年烘烤经验的老烟农,赵乐忠一听并不赞同:“温老师,去年你的烘烤办法很好,我们都用熟了,现在怎么又改了?烤坏了咋办?你敢负责任,我们才照办!”温亮听后并不恼,拍了拍胸脯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虽半信半疑,但接下来的烘烤,赵乐忠严格按照温亮的要求进行操作。等到下炉的那一天,一打开烤房门,赵乐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烟叶无论是色泽还是质量都属上乘。而另一位烟农由于没有听从温亮的指导,烤出来的烟叶很不理想。这下,赵乐忠心服口服!
云蒙湖生态区花园社区烟农冯尚庆也是一名受益者。
去年6月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整个云蒙湖辖区,冯尚庆家的烟叶受灾严重,不过经后期追肥,烟株慢慢恢复生气,又长出新叶来。然而到了成熟期,烟叶落黄困难,别人家的烟叶都烤到中部了,冯尚庆家的烟叶还一片青葱。大伙儿都说老冯家的烟叶完了,这种烟叶最难烤,还不如不烤了,起码能节省下煤炭钱。一想到106亩烟叶要打水漂,冯尚庆天天愁眉不展。温亮听说后,连夜去做冯尚庆的工作,并为他量身定制了烘烤方案,让他重拾信心。冯尚庆家的烟叶开始烘烤后,每到关键节点,温亮都会亲自坐镇指导。直至烤出第一炉金黄的烟叶,冯尚庆的眉头才舒展开来。“温老师真是太厉害了,要不是他,我今年得损失二三十万元!”冯尚庆见人就说。
当好带头人
近几年,温亮和同事在原有烘烤工艺的基础上,立足于工业需求,进一步探索研发,重点在降低烘烤技术复杂性和增油增香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让更多的烟农掌握烟叶烘烤技术,他下大力气改变烟农对科技成果“高大上”的印象,让好学实用的烘烤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确定烘烤工艺时,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工艺到烟农手里简单操作,谁拿去都可以用。”温亮朴实地说。温亮普及推广的简单易操作的酿香烘烤工艺,近年来补齐了蒙阴烟区烟叶烘烤短板,烟叶烤黄率达到95%以上,增油增香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烟农初分级和合作社专业化分级的压力,增加了烟农收益,满足了工业需求。
在以温亮为骨干的技术力量带动下,蒙阴县局逐渐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烘烤队伍,全县烟叶烘烤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由于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温亮每年都会参与省、市级的烘烤科研攻关和培训、指导工作,先后获得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为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每当看到一炉炉金灿灿的烟叶和烟农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就特别有成就感!”温亮感慨地说。
多年如一日,温亮用双手为烟农撑起了一片天,用爱岗敬业诠释了烟草人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