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湖南郴州烟区,一丘丘烟田已深翻完毕,土壤在阳光下沐浴晒垡。机耕道上,烟农正抢抓天气晴好有利时机,忙着搬运肥料。
从上世纪60年代播下烟稻轮作试验的第一粒种子到上世纪90年代水稻轮作面积首次突破50万亩大关,再到如今迈入粮烟协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新时代,连续3年全市粮食产量超过18.5亿公斤,历经不懈奋斗与艰辛探索,在郴州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夏观烟海,秋望稻浪”变成了现实的美景,“一片稻香一片烟,黄金穗儿黄金叶”成为烟区美、烟农富的生动写照。
烟稻轮作 富农新途
“这种分季节耕种的方式,让家里的地全年都不闲着。在种过烟的地里种水稻,稻子长得更好;种完晚稻,来年种烟,烟叶也更壮实。”近日,在嘉禾县普满乡板贝村,望着已经翻耕过后的田野,村民雷雪生感慨地说。
郴州作为湖南烟叶最大产区和湘南地区粮食重要产区,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了烟稻轮作的探索。经过多年反复试验,1973年在桂阳县的试验田里,成功实施了烟稻轮作,证明了这一方式是耕作改制、粮烟丰收的好措施。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郴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秉持“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理念,全力推动烟稻轮作落地生根、提质升级。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郴州烟区各部门携手,整合惠农政策,建设了18.2万亩宜机化烟田。他们通过实施土地产权数字化,推动整村整片土地集中流转,实现“确权确股不确界,分红分利不分地”。同时,他们制定烟田宜机化改造技术相关规程,精心规划田路沟渠系统,并创新“烟田宜机化改造五步工作法”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如今,烟田块均面积从0.83亩增至2.87亩,农机通达率从55.8%提升至95.6%。
“烟叶和水稻季节性都很强。嘉禾县每年7月上旬烟叶采收烘烤结束,紧接着就可以播种烟后稻,时间衔接得刚刚好。由于烟稻对土壤环境需求不同,轮作形成的水旱结合种植模式还能促进土壤有机质沉淀,避免养分失调,保护土壤生态、提升肥力。此外,水旱交替还能抑制土壤有害物质滋生,减少病虫害。对烟后稻和来年烟叶种植都大有益处,二者相辅相成。”嘉禾县局(分公司)烟叶生产经营分部段劲松介绍道。
目前,郴州烟区已构建烟稻轮作生产技术标准体系,重点推广“云烟87+野香优莉丝”“湘烟7号+玉针香”两个品种组合。通过粮烟一体平衡施肥,水稻每亩施肥量减少25公斤。烟稻轮作在郴州全面开花,烟稻轮作面积占全市烤烟总面积80%以上。除去种植成本,农户种植烟后稻每亩增收1200元以上,烟稻亩产收入超6300元。近3年,全市粮食产量、烟叶生产收入稳定,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作物增产、农民增收,既稳固了粮食生产,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设施共享 粮烟双收
“这无人机一年到头都忙个不停。飞完烟叶飞水稻,还能遥感测量耕地面积,用途多着呢!靠着它,我们收入也更有保障啦!”嘉禾县广发镇大塘村烟农李子龙一边摆弄着手里的无人机遥控器,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在郴州烟区,无人机飞防是烟叶种植的关键环节,不仅能有效防控病害,工作效率更是人工作业的20倍。郴州烟区充分发挥无人机飞防范围广、覆盖面大的优势,结合水稻种植特点,为无人机操作手制定月度排班计划,确保关键时期无人机作业不停歇,年植保面积达33.2万亩。
除无人机外,郴州市局(公司)在烟水配套设备和生物防治方面持续发力,提升烟区宜机化水平,修筑山塘水坝、疏浚灌溉沟渠,改善烟区灌溉条件。自2005年起,全市投入42.8亿元,建成11.8万个基础设施项目,真正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为现代农业发展筑牢根基。
在此基础上,他们合理利用性诱剂、向日葵生态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了“智能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技术、技术应用推广”三大绿色生产防控技术体系。同时,他们按照苗棚即秧棚、烤房即烘房、烟仓即谷仓、烟机即农机的思路,让每一个设备设施都充分发挥功能。全市每年利用烟叶育苗大棚开展水稻育秧达15万亩,利用密集烤房烘干稻谷1万多吨。
“‘以烟稳粮,以烟促粮’不仅是口号,也是目标。硬件有了保障,产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粮烟互惠共赢的秘诀,也在其中。”嘉禾县烟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雷雄说道。
携手共治 兴业惠农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共赢天地宽。近年来,在全面推广烟稻轮作过程中,郴州市局(公司)积极引导并联合合作社打造产业综合体,以烟稻轮作为依托,为烟农提供优质稻种及配套服务,降低烟后稻种植成本和风险,极大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
“过去,烟后稻种植的成本和潜在风险,让一些烟农有所顾虑。”桂阳县仁义镇鸿运合作社负责人匡方礼坦言,“我们就琢磨着像烟叶种植那样,全程为农户排忧解难。从精选稻种、优化配套服务入手,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提升生产技术和效率。现在,仁义镇烟后稻种植全面铺开,农户收入显著提高。”
走在嘉禾县普满乡板贝村,漫步于金叶大道,柏油路干净整洁,烟田垄体笔直饱满,路旁墙绘色彩斑斓。青山绿水与朴素民居相互映衬,一派“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风光。
在扎实推进烟稻轮作的同时,郴州烟区相关县级局(分公司)还联合地方政府,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依托烟稻轮作产业优势和相关项目建设,近年来,郴州烟区联合各级政府先后打造了“夏观烟海、秋望稻浪”“普满金叶大道”等一系列“网红”景点,并联合合作社推出红园绿洲普满香米、丰蜻绿色农产品等特色产品,实现了游客“引进来”、产品“走出去”的良性循环,不仅兴旺了产业,更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水润沃野,稻香四溢;绿叶摇曳,满仓归藏。“烟稻轮作后,郴州烟区构建了‘烟田即粮田、烟农稳粮农、烟业促稻业”的发展格局。下一步,郴州烟区将持续巩固烟稻轮作优势,深化农机与农业融合,坚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握紧‘金稻’稳粮路,捧牢‘金叶’富农袋,向着‘兴业惠农’的目标稳步迈进,在广袤田野上续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郴州市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肖曦说道。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