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小的虫子可真是神奇啊!竟然能够成为我们对抗田间害虫的一大利器。”贵州省施秉县城关镇上翁哨村的烟农许定成感叹不已。
技术人员在指导菜农投放蚜茧蜂、蠋蝽。(潘忠梅 摄)
他口中的“利器”,正是施秉县烟草专卖局上翁哨绿色防控基地大力推广的蠋蝽和蚜茧蜂。
“大家别小看这些虫子,它们可厉害着呢!”黔东南州绿色防控基地的负责人谭燕笑着说,“就拿蠋蝽来说吧,它用口器扎进害虫身体里,吸走它们的汁液,一天能吃掉好几十只草地贪夜蛾!再说蚜茧蜂,它把卵产在蚜虫体内,卵在蚜虫体内发育为幼虫、蛹,直至继续羽化为蜂,蚜虫则随之僵化并死亡,这样一来蚜虫就被控制住了”。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蚜虫、斜纹夜蛾等一些危害农作物的害虫进入活跃期。连日来,施秉县在田间地头投放蠋蝽、蚜茧蜂等益虫,对“症”下药,正式打响农田守卫战。
技术人员在烟地投放蠋蝽。(谭燕 摄)
“蠋蝽和蚜茧蜂不仅用于防控烟叶病虫害,还可以运用在蔬菜、水果和水稻玉米种植上。通过天敌昆虫‘以虫治虫’,给农作物提供了原生态的生长环境,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就是黔东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黔东南州绿色防控基地负责人谭燕一边指导烟农放蜂,一边给大家介绍着。
“我家轮作主要是烤烟-玉米-烤烟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缩短土地闲置时间,实现一地双收,不过这样的轮作方式最担心的就是烟叶发生病毒病,一旦防治不力,整年的辛劳都会付诸东流。今年我听取了烟叶技术员小舒的建议,通过蚜茧蜂来抑制蚜虫,效果确实很明显。”白垛乡烟农龙玉云深有感触地说。
“我烟稻轮作种了二十多亩,家里还种了玉米、白菜。这几年,技术人员把这些‘好虫子’送到我们庄稼地,光500头蚜茧蜂就能防治1亩烟田,而成本仅为4元,不仅防虫效果好,还节约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哦!”城关镇云台村村民许定成露出满意的笑容说。
技术人员在玉米大豆基地释放蚜茧蜂。(谭燕 摄)
“之前我这园子里的蔬菜被菜青虫咬得千孔百洞的,虽然味道不错,但卖相差,拿去市场上老被压价。今年,我400多亩的菜园引进蠋蝽和蚜茧蜂进行生物防治,菜园的虫子明显少了,蔬菜长得枝繁叶茂,产量也高,一拿到市场就被抢购一空,有的饭店老板还加了我微信让我下次给他们送点去呢!”城关镇建国村村民牟方雄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据统计在释放蠋蝽和蚜茧蜂后,害虫的数量减少了30%以上,病毒病的发生概率降低了15%左右。今年,上翁哨绿色防控基地预计放飞蠋蝽240万头、蚜茧蜂3500万头,施秉县烟地实现100%覆盖防控,同时服务大农业其它作物4万余亩。”黔东南州绿色防控基地负责人谭燕说。
据悉,下一步,施秉县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构建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让群众在生态农业、绿色产业中实现增产增收,获得持久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