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后,雨水逐渐增多,走进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栗林坪村,一条条平坦干净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黑白相间的烟垄在山坳间纵横延展,田间穿梭的农人、靓丽的墙绘壁画、云雾缭绕的群山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画卷。
栗林坪村坐落在南漳县的西南山区,平均海拔700米,1996年开始种植烟叶,适宜的温度、降水和光照为烟叶种植带来了有利的环境因素,常年保持在400亩左右的种烟规模。但随着烟叶规模化种植,土地零散、劳动力紧张、烟田土壤退化等问题,使烟叶产业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2023年以来,南漳县烟草专卖局积极争取烟区党委政府支持,由栗林坪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竹园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土地、用工、农机“三个银行”,激活联农带农富农“引擎”,实现烟农致富、集体增收、产业振兴。
打造“土地银行”,让田块“连”起来
“我自己家只有12亩田适合种烟,每年租的田东一块、西一块,种烟的时候路上花的时间多,费工、费神。现在好了,村里帮忙转租的烟田,40亩就集中在两片,干活方便的很。”栗林坪村烟农郑开华一边准备陪嫁土一边说。
图为烟草工作人员上门了解租田需求场景。
烟叶规模化种植,土地集中连片是基础。竹园子合作社成立后,在前期入户摸排信息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土地银行”,将分散的土地约定合理的价格进行集中流转,再发包农户使用,解决土地租赁价格混乱、田块分散问题。同时,合作社从中“搭桥”,避免了因邻里矛盾引起的纠纷,流转的价格和期限更有保障,烟农开展土壤保育、绿色防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进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和种植效益。
打造“用工银行”,让用工“活”起来
“老罗,今年的覆膜进度和质量比往年好多啦!”
“比去年足足提前了五天。有你们帮忙找工人、田间搞培训,加之最近天气好,我30亩田三天就全部结束啦!”看到在田间检查“三先”质量的烟技员李忠朵,烟农罗明华主动打起了招呼。
图为提供烟叶植保服务场景。
面对烟农遇到的“雇工难”困境,竹园子合作社对本烟区的剩余劳动力建立台账,登记年龄、住址、联系方式、农机具特长、务工意向等信息,组织成固定务工服务队,预约开展专业化服务,解决农忙时节的用工困难,实现互帮互助的目的。目前已入社41人,成立了育苗、机耕、植保、烘烤等服务队,专业化服务已辐射到周边觅水洞、顺流等村,联农带农发展烟叶、茶叶、菊花等产业,仅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面积已达550亩。
打造“农机银行”,让机器“动”起来
“有了合作社的‘牵线’,我这机器闲不着了,两年都能回本。现在每天耕田,都听他们的电话安排,开着机器一湾一片地连着耕(地),稳当又方便!”竹园子合作社社员李顺有说。
图为田间地头培训农机操作技术场景。
竹园子合作社“农机银行”成立之初,得到了县烟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其无偿提供了1台烟叶移栽机、2台烟草专用拔杆机、2台覆膜机,以及中耕除草机、微耕机等设备等。栗林坪村集体和部分社员也积极响应“带机入社”,目前“农机银行”有各类烟叶生产农机设备26台套,能充分满足日常田间生产需要。平日里,烟叶技术员在田间地头掌握农机需求、监督作业质量,合作社及时调度人力、机械,着力提高机械化服务覆盖率,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降低种植成本,提升了烟叶生产效率。
“下一步,我们将和栗林坪村党支部一起,进一步完善‘三个银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优势和烟叶产业优势,以服务和效益激活村民内生动力,助力烟农种烟更轻松、钱包更鼓、笑脸更多。”薛坪烟站站长表示。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