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地不闲。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镇石马脚村近千亩连片的粮烟协作(烟后豆)种植区内,沿着乡间道路两侧,一沟沟浓绿的荷兰豌豆叶里,一串串饱满的豆荚映入眼帘,微微摇动着花与枝叶。
“这些豌豆是去年10月份播的种,今年春节前就可以采摘出售,现在接到的预定不少。”石马脚村烤烟种植户马绍国在自家流转的30亩荷兰豌豆种植地里,边采摘着第一茬粒粒饱胀的大豌豆,边开心的说着。
石马脚村地处蒙自市东南部山区,当地种植大枇杷、蔬菜、优质稻、烤烟等历史悠久,在当地,村民们有利用枇杷、烤烟和小春作物之间的时间进行经济作物套种与轮种习惯。其中,“烤烟+N”的多元种植让农户种植实现“一年二熟二收益”,有效助力村民增收、乡村振兴。
石马脚村的“烤烟+N”的发展模式,也是近年来蒙自市烟区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蒙自市烟草专卖局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合作社组织、行业推动”原则,积极探索开展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推动“烤烟+N”多元产业发展,构建“烤烟+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烤烟为主、多产业促农村发展、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烟区产业发展新格局。
“通过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集中连片打造‘烤烟+荞麦、豆类、玉米等种植规划,并根据作物生长性状进行连作、轮作,让种植规模更稳定,质量也有了保障。”蒙自市西鸣普惠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芷村镇片区负责人钟外元介绍道,目前“烤烟+N”多元化种植模式在当地已走出了路子。
如今,以合作社实施土地集中流转,推动“烤烟+N”融合式发展,已成为蒙自市稳烟区、稳烟田的重要举措。
“烟地套种、轮作的种植模式可提升生态环境和田地的可持续发展。种植烤烟时施用余肥可很大程度上满足玉米、大豆、果蔬等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实现烤烟与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双提升。”芷村烟叶工作站负责人介绍。
产业融合兴旺,也是乡村振兴的新喜悦。近年来,蒙自烟区立足“三农”大局,把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稳固烟叶基础、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把烟田保护纳入耕地保护的大规划,把烤烟生产纳入重农抓粮的大格局,有力发挥产业综合体引领带动作用,以产业扶持协同,生产服务共享、技术理念共享,为老百姓种地上了“双保险”,收入稳增收,实现了烟叶高质量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