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画廊,人间“福地”。
近年来,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立足地方发展实际,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走绿色路,打特色牌,通过烟叶产业、农网建设等方式,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助力乡村振兴。
金秋10月,由中共福建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指导的“聚焦打好五张牌 网络大V看龙岩”主题宣传之乡村振兴篇活动在龙岩长汀举行。
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和网络自媒体代表组成的采访团走进长汀、连城等地,看变化、听发展、聊振兴,一起感受闽西热土的山乡巨变。
沈清智 摄
万亩良田 沃野平畴
秋风起,稻飘香,在长汀河田镇万亩良田里,一株株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轻拂下,掀起层层稻浪,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站在田埂旁,融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社员向记者介绍道,眼前的万亩良田,曾经一度被当地人称为“火焰山”,那时河田镇水土流失严重,山秃、水浊、田瘠、民贫,收成多少常要“看天”。
几十年如一日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曾经的水土流失区,变成了现在的“万亩粮仓”。今年基地里种植的“福香占”水稻品种单季平均亩产测定干谷670公斤,创下该品种在福建省的最高亩产量,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
同样让村民们开心的是,现在地里不但收获“高产粮”,还轮作上了“黄金叶”。春季种植烤烟、秋季开展烟后稻制种和优质稻种植,一地多用,一年双收,村民们尝到了“种烟必种稻”的甜头。
这背后是龙岩烟草主动融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抓住福建省政府推进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和保护这一契机,将核心烟区与水稻生产功能区相融合,持续推动稻烟产业协同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护田兴业、稻烟双优”的新路子。
沿着稻田向前,采访团走进河田镇朱溪村金叶先锋烘烤工场,记者们被一排排轻钢保温结构烤房吸引,烤房里烘烤的不是烟叶,而是时下丰收的稻谷。
“3天左右即可烘干。”“晒谷不用再看天。”“谷子太多没地方晒的问题,解决了。”
长汀河田烟草站烟技员刘有财介绍说,规模化种植水稻后,如何规模化晒谷子也是农业生产中的难点,为此,龙岩烟草因地制宜,提高烟叶基础设施利用率。
春耕时,他们充分利用智慧育苗中心、固定育苗大棚,开展水稻育秧、高附加值蔬菜种植等综合利用,提高育苗设施利用率,促进村民增收;
秋收时,他们发挥烘烤设施可加热、可通风、可冷藏的功能,促进烟叶烘烤、稻谷烘干、果蔬冷藏等综合利用,实现烤房资源全周期循环利用,给村民减工降本;
从丰收在田,到丰收在手,离不开强有力的机械化支撑。刘有财介绍说,农忙时,烟站也在稻烟田机耕、机防、机收等环节,不断完善一机多用利用模式,实现机具共用共享……
“这些探索都是为了更好服务农业生产,更好地服务烟农。”河田烟草站站长黄文林笑着说。
采访团在连城雪茄烟叶产业园采访 /沈清智 摄
价值“连城” “茄期”可待
秋收过,制茄忙。
在连城县雪茄烟叶收购发酵分选一体化工场的分拣车间里,一列列身穿工作服的女工正灵巧地将金黄的雪茄烟叶展平、按照品级分拣归类;发酵室里,一层层茄叶整齐地挂在晾架上,整个工场弥漫着雪茄烟叶特有的浓郁香气……
连城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加之弱酸性的土壤,为优质雪茄烟叶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环境。当地上半年降水充足,自然光照强度低,温度湿度变化与雪茄烟叶尤其是高端茄衣烟叶的生长、晾制和发酵所需的条件相吻合。连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优势,采用“雪茄烟叶+水稻”轮作模式,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抢抓国产雪茄烟开发与应用重大专项落地的重大历史机遇,依托连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优质雪茄烟叶产业园,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连城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黄成章说。
连城雪茄烟叶种植示范区出产的雪茄烟叶优叶率达到45%,品种茄衣产出率达到30%,正逐步成为连城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这片土地带来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文夫村村民李月清,便是受益人之一。今年她家种植了30亩雪茄烟叶,秋收后,她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比以往多了一两千元,一年便可以增收三至六万元,拿到手的“真金白银”坚定了她来年继续种植雪茄烟叶的决心。
种植雪茄烟叶能卖出好价钱,可雪茄烟叶的种植过程是不是比传统烤烟更费时费力费工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隔川镇老烟农朱详炎笑着说:“种植雪茄烟叶确实是个精细活,但遇到问题有烟草公司随时帮我们解决,复杂环节都可以交给他们。”
为了让种植雪茄烟叶更轻松,连城烟草采取“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生产组织模式和“分户种植、专业采晾、合同收购、集中发酵”的种植模式,将种、采、烤、分等生产各环节纳入专业化服务中,“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也是促农增收的重要手段,我们一直在探索、在努力。”连城县局(分公司)副经理罗发健说。
种植雪茄烟叶为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也给当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连城县局(分公司)工作人员马旭东介绍,“采摘晾制环节可带动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收购、发酵、分选等环节带动就业100余人……”
家住连城县罗坊乡的罗金莲,今年10月就利用农闲时间来到雪茄烟叶发酵工场做分拣员。“家里种烤烟的半年里能挣八九万元,现在做茄叶分拣员一天能挣120元,农闲还多了一笔‘零花钱’。”罗金莲笑着说。
茄叶种在家门口,工场建在家门口,离家打工的青年也选择了回家。岗头村村民吴鑫泉,原本在龙岩一家工厂打工,去年他回乡和父亲一起种烟。收购季过后,吴鑫泉更忙碌了,到雪茄产业园做晾师、发酵师,“一年到头都有稳定工作、不必与妻儿父母分离,还比之前多挣了3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决定告别外出打工的生活,以后“接过父亲手里的锄头,留在家里安心搞农业”。
钱袋子鼓起来,美丽乡村靓起来。如今冠豸山下的乡村里,处处可见正在建造的三层楼房,新房墙上的大幅彩绘遮住了低矮的瓦顶旧屋。
从连城东北方驶出村庄田野,沿着蜿蜒陡峭的窄路绕山而上,采访团来到了塘前乡石槽坑水库。群山之中,“石槽坑水库 烟草援建”几个大字高悬在苍山翠岭中的坝体之上,高坝之内,一库池水幽深墨绿,滋养着塘前镇、揭乐乡7个村、10828亩耕地,为9427人提供生活用水。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12年以来,烟草行业在龙岩市累计援建项目达20件,目前已经竣工项目19件,在建项目1件(上杭乌石水库)。截至目前,援建水源工程项目惠及50个村、33万人口,受益农田面积达16.97万亩。水库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年内降雨不均,灌溉季节缺水严重的问题,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居民用水,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发挥了重大作用。
告别塘前乡石槽坑水库,连日的采访画上了句号。
“黄金叶”生长的土地上,新时代农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一田轮作享双收”“一叶带动多业兴”。一隅之光折射出行业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全貌。未来,在更广袤的田野上,福建烟草人将接续奋斗,再写振兴新图景。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