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操作手将收割的稻谷进行转运。林洛頫摄
“轰隆隆,轰隆隆……”10月18日,走进湖南省浏阳市官渡镇兵和村的一处稻田,阵阵轰鸣声中收割机正来回穿梭,一串串颗粒饱满的稻穗被卷入机器,秸秆从机尾快速排出,割稻、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金黄的稻谷尽收“囊中”。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眼下浏阳各地正积极推进水稻的秋收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依托于“互联网+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的模式,浏阳各地的农机设备正逐步实现统一管理、调度,大大方便农民们的收割作业。
兵和村的村民陈小年今年承包了75亩地进行烟叶+水稻的种植,此时他正指挥收割机和拖拉机进行田里优质稻的收割、运送。“相比以前的人工作业模式,如今75亩地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有效提高了粮食的生产效益,并在两天内就能完成收割。”陈小年介绍道。
沿着田埂深入兵和村成片的稻田中,风吹稻浪飘香,一派丰收景象。当地以促农增产增收为目标,充分利用土地,广泛推行烟稻轮作模式,并依托农业专家等专业人士的指导,开展优质稻新品种的推广种植。
浏阳市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为120.5万亩、粮食总产量56.4万吨。“与往年相比,今年天气较好,光热条件佳,雨水匀称,天气有利于中晚稻的生产,单产预计会较往年有明显增加,预计全市粮食总产达57.75万吨。”浏阳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党组成员田丰说道。
今年,兵和村的种粮大户陈新华、陈济武两兄弟经过协商,承包有200亩土地进行烟稻轮作,田里翻耕、起垄、浇水、收割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并从江西等地请来6个劳动力进行日常田间维护,200亩地的管理两人能实现轻松应对。
近年来,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气象局在浏阳当地进行烟后优质稻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希望通过推进烟稻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烟稻轮作、粮烟双优双增收。陈家两兄弟种的优质稻品种桢香1号就来源于此。趁着晴好天气两人正在田里忙着作业。“谷粒颗颗都很饱满,加上优质稻卖的价格高,今年的收成不错。”弟弟陈济武从稻穗上扯下几粒稻谷用手拨开谷壳,放在阳光下看了看便高兴地介绍:“我们种的这个优质稻品种具有丰产、耐倒伏、抗稻瘟病等特点,产量更高、米质更优成为市场受欢迎的最大亮点。”
看着眼前成片等待收割的优质稻,大哥陈新华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拿出一张记录收入的纸告诉我们:“今年200亩烟田毛收入有100万元左右,加上200亩田能产18万斤优质稻,卖出稻谷大概有27万元收入,相比去年增收了不少。”
由于浏阳的自然气侯既适宜烤烟生产,又适宜水稻生产,一季烟加一季稻的种植方式是当地最佳组合,既能提高光、温、水、热等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又能提高烟田的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还能提高农户收入。
如今,浏阳全市6.4万亩烟田都采取了烟稻轮作的方式,农民种粮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
跟随田边的运粮车来到几公里外的水稻烘干站,烘干塔正在满负荷运转,一车车稻谷从车上卸下倒入烘干机入口,机器自动进行烘干作业,快速烘干有效解决了稻谷因大量堆积而产生霉变,并实现节粮减损,促进粮食提质增效。
浏阳市金技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陈海兵表示:“我们专业合作社发挥设备优势,指导农户做好水稻烘干工作,动用闲置的烤房或对接专业烘干站,让农户收割的稻谷及时进行烘干,烘干的稻谷将被转运到粮仓或销售到粮站,全程稻粒不落地,确保颗粒归仓。”
风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飘香农家忙。浏阳积极推动烟稻绿色协同发展,打造稻烟良性循环、合作共赢的共生模式,持续夯实烟区烟粮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让烟稻轮作成为农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黄金搭档”,让农民把“饭碗”端得更稳。(林洛頫、邱伏龙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