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农业支柱性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经之一。贵州作为全国第二大烟区,推进烤烟产业现代化建设,是贵州农业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毕节市威宁县迤那产业综合体)
贵州是全国少有的兼具清甜香型、蜜甜香型烟叶风格的产区,两大香型风格特色明显,是“贵州中烟、江浙沪、鲁湘皖、两湖两广”等省内外卷烟工业企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十三五”以来,贵州烤烟产业结合烟区战略定位,构建了山地生态烟叶产业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营体系、现代支撑体系“三大体系”,产能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有效配套、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广、专业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山区烟草农业分配制度初步建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在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仍然存在产业融合化发展程度还不够深、种植主体培育还不够好、烟叶生产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烟叶品牌竞争力还不够强等问题。明确贵州烤烟产业现代化建设方法路径,对于全面推动贵州烟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开展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烟区产业融合步伐,是稳固烟叶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烤烟等经济作物又是提高农民收入、壮大农业经济规模的重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推进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三农”工作大局,进一步凝聚“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思想共识,推动烤烟产业进入种植业发展规划,作为贵州农业特色产业一体化推进,加速烤烟与食用菌、蔬菜、中药材、油茶、辣椒等12个贵州重点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行政推动力、组织保障力,凝结抓烟叶、兴烟区、富烟农的强大合力,形成“政府主导、烟草主责、烟农主力、部门协同”的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在重农抓粮的大格局中稳固烟叶基础。
推动烟农持续增收致富,是稳定烟叶生产主体的中心任务。推进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产业发展更多惠及烟区群众。要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现代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适度规模职业烟农为引领、烟叶产业工人队伍为补充的生产主体格局。紧盯育苗、田间、烘烤三大场景和耕种收、苗管烤六个环节,推进集约化经营、实行专业化服务、健全生产减损体系,提高烟农种烟收益。因地制宜构建“烟叶+农业产业(粮、饲、蔬、牛)”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通其他农业产业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业附加值,带动烟区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全年就业,实现多方共赢,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
加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是推进烟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推动山地烟区减工降本、轻简高效作业。要以机械化作业推进生产减工降本,立足山区作业实际,在育苗、田管、采烤三大作业环节,探索推进洗消装播、整地移栽、采烤分“三个一体化”作业,推动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向高效作业、轻松种烟迈进。以科技创新推进烟叶提质增效,聚焦品种选育、土壤保育、绿色防控、节能减排四大领域,加大基础应用研究、瓶颈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转化力度,推动烟叶增产提质。以数字赋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数据赋能、智慧农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构建完善集烟田、设施、烟农、土壤、气象等数字信息一体化的“贵州烟叶智慧应用云平台”,持续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提升烟叶品质彰显风格特色,是增强贵州烟叶品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生态,是贵州烟区得天独厚的禀赋优势,绿色,是贵州烟草不可复制的鲜明底色。推动贵州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始终立足贵州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深度挖掘东、西部两个生态区烟叶风格特色,围绕工业企业个性化、差异化、高端化特色烟叶原料需求,开展贵州高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配套优良生产技术、精选优质特色烟叶、形成适度规模体量,丰富贵州烟叶品牌价值内涵,全力推动贵州烟叶由质量向品质转型、由品质向品牌转型、由满足市场向引领市场转型。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