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以稻为先。云南宣威市尚营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热水镇营沟村因地制宜,将杂交稻品种种上山,发展旱稻种植,充分利用旱地资源挖掘粮食增产能力,推动多产业融合烟区综合体建设,让“钱袋子”有保障,让“米袋子”更安全。
眼前平整的山地上,长势正旺的旱稻苗铺开一片新绿,焕发勃勃生机,这是热水镇营沟村宣威市尚营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旱稻种植基地。旱稻种植是将适合高原旱地的杂交稻品种直接种在山地里,与种植水稻相比,省工、省时、省力、节水增效。而且旱稻种植可以省去育秧、拔秧、插秧环节的投入,打破水源对稻谷种植的限制,把不平整、灌溉条件不成熟、水资源短缺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最大限度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实现土地增产增收。合作社经过多方考察学习,结合热水镇气候环境,从去年开始引进试种旱稻100亩,收效良好。尚营合作社生产负责人吕则忠告诉笔者:“引进旱稻种植后,可以很好地调整种植结构。”
“合作社以种植烤烟为主,但烤烟需要轮作,以往轮作以种植玉米为主,但热水营沟的气候比较干旱,所以老百姓种玉米收入不高,合作社到外地学习、多方面实地考察后,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引进旱稻种植,经过两年的试种植,成效明显,亩产量能达到500至600公斤,旱稻口感好,经济价值高,他们大多数人喜欢种植,明年我们就大面积推广。”吕则忠说。
眼下,又到了旱稻中耕管理的关键期,工人们正在地里除草、施肥,确保今年的旱稻长势好、收成佳。如今合作社积累的旱稻种植经验和技术,不仅开辟了稻谷生产新途径,也为保障口粮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加之热水镇是烤烟大镇,旱稻种植的成功,也为本地发展多产业融合的烟区综合体建设、“烤烟+旱稻”的轮作种植模式打下基础,形成“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产业融合思路,既发展好经济作物种植,也保障米袋子稳产保供。
村民王友相是热水镇关营村一名烤烟种植户,他听说合作社试种植的旱稻收成好,就到旱稻种植基地边务工边学习,为自己明年的烤烟轮作做准备。王友相说:“我们以前种植烤烟,轮作的时候都是种植玉米,从去年合作社种植旱稻,听他们说效益不错,我就来合作社打工,跟他们学习种植旱稻,旱稻比水稻还有玉米种植都省工,种植方便,明年轮作的时候我也打算多种几亩,增加点收入。”
据了解,热水镇营沟村是曲靖市首个旱稻种植试验点,种植的是新型优质、抗旱抗病、丰产的文山2号,相比传统水稻,文山2号产出的大米色泽透亮、口感好、香味浓,淀粉含量比普通大米低,在市场上深受青睐,每公斤售价可到20多元,经济效益高。接下来,热水镇营沟村将继续围绕促农增收目标,引导农户种植旱稻,发展“烤烟+旱稻”的烟稻轮作模式,提高烤烟和旱稻产量的同时,突出土地用养结合,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推进烟稻产业同步基地化、绿色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实现“1+1大于2”的目标,做好稳粮保供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大课题”。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