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走进植烟40余年的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烟区,田间管理忙,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河南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立足服务“三农”发展大局,聚焦土地、科技、劳动力、生态种植等资源要素配置,加快现代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真正让烟农切身感受到轻松种烟、体面种烟、稳稳致富,“老烟区”律动着生产美。
看,烟田多了“烟二代”
“去年种烟效益是3年来最好的一年。趁着政策好,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到60亩(去年44亩)。”返乡青年卫卫波笑眯眯地说,“返乡种烟这条路走对了,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4年前,31岁的卫卫波返乡种烟,通过实践历练,逐渐成长为“了解烟叶、了解管理、了解烘烤”的烟叶种植行家里手,去年他以亩均产烟效益6235元圆了种烟“状元梦”。
“看,今年村里回来4个年轻人,他们在烟技员指导下有节奏地搞生产,往后柏隆村振兴有希望了!”站在柏隆村新开垦的烟地里,该村村支书卫建民感慨地说:“放在以前,村里想发展都难,没有年轻人,咋发展?现在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一个个想着返乡呢!”
“他们为我们解决了土地、烤房难题,有了这些,就有了致富的底气!”陈玉锋今年25岁,承包土地120亩种上了烟叶,他脱下了西装,穿上了农装,干劲十足。
陈玉锋话中的“他们”,是烟草公司、村两委和乡政府。就在返乡青年“卡”在土地问题上时,三家单位一起想办法:复耕荒山400亩,让撂荒地变成了产业田,破解了“在哪种”的问题。
此外,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就新烟农开展生产技术科普、实践指导、疑难解答等工作,解除他们后顾之忧,确保发展致富路上不落下一人。
卫卫波、陈玉锋都是“烟二代”,像这样的“烟二代”在渑池烟区还有很多。
烟田多了“烟二代”,乡村振兴有力量。近两年,渑池烟区发展新烟农33人,逐步形成“80后”“90后”乃至“00后”的梯队烟农队伍,老烟区悄然间“年轻”起来。
走,一起去感受“科技范儿”
这段时间,英豪镇种烟大户乔建军乐得合不拢嘴。
“太实用了,随时随地点开手机上的APP,便能一目了然看到烟田虫害发生情况”走进该县英豪镇苇园洼烟叶示范片,烟田里安装的智慧测报系统,能远程监测和预警烟田虫害,让烟田病虫害防治更精准有效。
新科技为老烟区助力赋能,田间地头充满了“科技范儿”。
“今年电动打穴机替换手工井窖器具,解决了移栽环节的大难题!”在天池镇杜村沟烟叶示范田,烟农张留军说,他今年种烟215亩,移栽环节至少省下6450元钱。
图为英豪镇烟农正在安装智慧测报系统诱芯。吕晓辉 摄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近几年,渑池烟区大抓机械化运作,推动之切,烟田机耕、起垄、覆膜、中耕培土……全面实现了机械化,解决了烟农作业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来到果园乡李家村智能电烤房建设工地,施工队员们汗流如雨,“我们起早赶黑,不影响到烟农烤烟使用。”施工队负责人说。
智能电烤房烤烟叶省心省力省钱还环保,很受烟农欢迎,但在行业政策范围内资源有限,烟农需求确实不能完全满足。
“能在电烤房上多投一点‘补贴钱’,群众就能多赚一点‘幸福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分管烟叶副经理古庆辉说,通过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汇报,最终利用乡村振兴资金支持电烤房建设,推动了惠民实事越办越多。
近三年,渑池烟区建设电烤房959座,其中烟草部门新(改)建791座,利用乡村振兴资金建设168座,助推烟农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养,减“肥”减“药”不减质
“喝过豆浆的烟叶绿中透亮,攒足了劲儿往上长呢!烤好的烟叶油乎乎的,通体金黄金黄……”说起豆浆灌根的好处,该县坡头乡烟农黄任之如数家珍。
图为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查看诱捕器使用情况。徐鑫 摄
如何让烟叶减“肥”减“药”不减质,近年来,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全面推广应用“住氧吧、睡绿毯、吃土粪、喝豆浆、披花环”的“养”烟要素,让每一片“金叶子”都是生态烟。
——擦亮生态“底色”。全面推动烟田冬耕冬晒100%,推进有条件烟田冬灌,杀死地下害虫,降低来年地下害虫的发生概率;大力推广大麦绿肥掩青,改善烟田生态有机质,擦亮烟叶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增添发展“亮色”。在推广蠋蝽生物防治技术和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技术的同时,开辟生态种植新路子,全面推广向日葵环绕烟田播种,有效发挥了向日葵对烤烟害虫的诱集作用,减少农药使用,保障烟叶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提升品质“成色”。除了使用豆浆灌根、大麦掩青等特色做法外,以烟草部门补贴形式,大力推广烟田增施腐熟农家肥和商品化有机肥,进一步平衡烟株营养、改善烟叶品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锚定烟草农业现代化方向,坚持‘科技强农、品质兴农、绿色富农’的发展理念,努力让烟区田景越变越美、烟叶越种越优、烟农越过越好!助力乡村振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闫全香表示。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