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基层烟站是烟叶生产管理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烟农的“桥梁纽带”,也是烟草对外形象的展示窗口。推进烟站标准化管理,是实现烟叶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作为江西重点烟叶产区之一,赣州市烟草专卖局始终将烟站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围绕“强党建、强基础、强队伍”要求,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全市标准化烟站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烟叶产业基层建设水平,持续夯实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党建引领固根基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
在创建标准化烟站过程中,赣州市烟草专卖局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支部建在烟站上”模式优化组织设置,全市烟站成立党支部6个,新建6个党建活动场所,推进基层烟站阵地建设,实现每个烟站有党支部、每个服务节点有党员,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让党建力量在烟田绽放。
基层以烟站党支部为最小单元,建立“支部+党员+烟农”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党支部生产示范区、党员示范棚、示范田、示范户,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亮身份”,深耕示范区、示范田,第一时间为烟农提供种植、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通过党员带动示范户、示范户辐射周边烟农,形成“滚动效应”,解决烟农“急难愁盼”问题,促进烟叶质量提升,彻底打通了服务烟农的“最后一米”。
图为赣县区烟草专卖局党员烟技员深入烟田,现场指导烟农对烟叶进行打顶
“烟站建立了党支部,让我们有了主心骨,烟技员经常手把手教种烟,反馈的问题也能得到快速解决,我们种烟更有底气也更有干劲了。”会昌县麻州镇东红村烟农陈大有表示。
此外,赣州市烟草专卖局还与工业企业、重点种烟乡镇开展党支部党建共建活动,推动组织互联、资源互通、功能互补,促进烟站党建与烟叶生产融合发展。
基础夯实促发展
对烟叶生产而言,基层烟站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而基础设施是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和根基所在。
在烟站布局上,赣州市烟草专卖局根据全市烟叶发展基础及规划,持续优化站点设置,逐步完善设施规模小、基础薄的烟站,推进原有老旧收购站点改造升级,“十四五”期间,规划改扩建烟站13座,新建烟站3座,烟叶收购站点从37个优化至29个,站均收购规模1万担左右,实现了烟区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成本控制。
图为赣州市烟草专卖局安保科工作人员查看各基层烟站视频监控画面
在设施配备上,赣州市烟草专卖局推进烟站内收购区、办公生活区改造建设,以完善的烟站基础设施推动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科学划分收购站点各区域功能,购置分级装置、输送机、防潮垫等收购设备,为烟叶收购质量提升提供硬件保障。配备办公桌椅、床柜、电脑、空调、热水器等设施,改善一线烟技员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提升其归属感,让基层人员能沉得下心、扎得下根。
在运行保障上,赣州市烟草专卖局集中在全市29个烟站,安装视频监控29套、摄像头300余个,将“千里眼”覆盖到每个烟站、每个角落,并与市局(公司)视频监控系统联网,使烟站每时每刻都处在上级部门的监督之下,在做好烟站安全稳定工作的同时,实现了烟叶收购的阳光运作。
合理的布局、完善的设施、有效的监督,强有力地推动了标准化烟站创建工作,基层烟叶生产队伍思想更加牢固、组织更有保障、工作更富效率,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得到持续提升。
队伍建强聚合力
夯基垒台,方能积厚成势。强基之路,需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赣州市烟草专卖局坚持把造就高素质基层烟叶生产队伍作为标准化烟站创建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开展。根据烟站规模、岗位职责和业务特点,设置管理类、技术类、业务类、生产操作类岗位,做到人岗匹配合理,突出“因事设岗”,生产期间设立“农艺主管”“烘烤主管”,收购期间推行烟叶质量主检、质检“质量负责制”,进一步压实岗位责任、提高生产效率。
图为石城县烟草专卖局“老带新”指导新进员工辨别烟叶常见病害
以“赣之叶”国手工作室为主平台,重点培养栽培、烘烤、分级三支技术骨干队伍,为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招录一批烟草、农学专业大学生充实到烟叶生产队伍中,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注重“老带新”“传帮带”,提升他们的实践水平、技能水平,着力打造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基层烟叶生产队伍,满足烟农深层次服务需求,做实烟农增收大文章。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使用、考核、激励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将烟叶从业人员绩效与辖区烟叶收购量、质量挂钩,开展技能比武、劳动竞赛,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让基层员工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面对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持续抓基层、强基础、激活力、促发展,推进标准化与烟站建设深度融合,为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积极力量。”赣州市烟草专卖局副经理周华凤如是说。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