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的春光中,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连片种植的烟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拉管的拉管、移栽的移栽,打塘、浇水、栽苗、覆膜,近百名烟农分工协作、现场井然有序。
禄劝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移栽现。孔德旬 摄
“近10年来,我都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了!这么多人在同一片烟地里同时移栽。”从事烟叶生产20多年的撒营盘烟站老职工感慨道,“多亏了近年来对基本烟田的建设和保护,让我再次感受到这般火热的氛围。”
禄劝县撒营盘烟区是个老烟区,大部分烟农都是十多二十年的老烟农,烟农种烟积极性高、烟叶生产水平高。但随着烟田向山区半山区转移,当地种烟地块碎片化,集中连片难组织,烟田统一管理较困难,烟农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烟农减少、烟田流失、烟区退化,“三稳”问题严峻。为破此困局,撒营盘镇镇政府与撒营盘烟站积极探索,协同发力,不断在基本烟田永久保护上做文章,下苦功。
“必选+自选”,做好《村规民约》这篇文章
农村工作的推进,关键在发挥村委会的主体责任作用。撒营盘烟站与各个种烟村委会充分沟通,在市、县、乡镇级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本烟田建设和保护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必选+自选”的模式,把加强基本烟田建设和保护写进《村规民约》,形成基本烟田永久保护专项模块。
“村民们对这个‘必选+自选’的模式接受度很高。”撒冲村委会村支书王炳学详细介绍说,“必选菜单”明确了《村规民约》内容必须涵盖基本烟田保护的“五项要求”和“十项禁止”,“自选动作”部分就由村民自己说了算。
撒营盘烟站职工为撒冲村民讲解基本烟田永久保护村规民约。蔡晓枫 摄
王炳学接着说:“我们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围绕我们当地环境、彝族文化以及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比如对土壤板结的地块,制定了冬闲深翻的要求,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对一些新开垦的地块,则鼓励与非烟作物套种,减少地力浪费,提高土地产出率。”
实践证明,采取“必选+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村里基本烟田的建设和保护更加符合村民生产实际,而且还有效地调动起了村民对基本烟田保护的积极性。
“宣传+监督”,在狠抓落实上下苦功
为了让《村规民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撒冲村委会通过村务公开栏、宣传栏、小广播、微信群等方式开展宣传,尤其是涉及基本烟田保护的内容,还专门组织村干部挨家挨户给村民讲解。
针对村里多数是彝族群众的情况,村里的年轻人自发制作了彝语版视频、音频,围绕《村规民约》的要点编制小故事,把村规民约内容融入日常生产生活中,促进《村规民约》条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立规矩重要,执行规矩更重要。
为了把基本烟田建设和保护工作抓牢抓实,撒营盘镇镇政府将基本烟田建设和保护纳入村委会烟叶生产工作考核中,作为对各村组下一年计划分配的依据。同时,基本烟田保护也是烟站对烟农星级评价的考核项。全村烟农的平均得分将作为村委会的得分,得分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挂钩,优多差少。
王炳学感叹道:“这样的考核还是给我们村干部一些压力的,要是没做好,可就成为村民们的罪人了。”
撒冲村种烟农户180余户,只靠10多个村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村民全员齐上阵,才能保障基本烟田永久保护措施落地见效。为此,村委会建立了村级“红黑榜”制度,定期公布公开,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监督中,形成家家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主动+集中”,基本烟田建设保护初见成效
2023年,在撒营盘镇镇政府、烟站、各部门、各村委会、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基本烟田建设和保护初见成效,种烟地块零碎、集中连片难的现象有了一定改善。
撒冲五组烟技员王兴乾感受很深:“今年组织集中连片比往年轻松多了!自从这个基本烟田永久保护村规民约搞起来,村民们尝到了集中轮作的好处,去年刚交完烟就和我打听今年计划在哪组织连片,他们提前去换地租地了。”
同样,在烟农流失方面也有了转变。烟站职工、村组干部都不约而同提到,“今年烟农的种烟积极性特别高,想增加种烟面积的电话多得接不过来”。
据了解,撒营盘烟站有时候一天能接到20多个烟农电话。老烟农想扩大生产,增加面积;新烟农看着种烟环境越来越好,也想试试;还有一些过去种烟,外出务工一段时间后,现在返乡,想继续种烟。2023年,撒营盘镇烟农流失率同比下降了3个点,“80后”烟农占比增加了1个百分点。
对于下一步,撒营盘镇将继续抓牢基本烟田永久保护,持续提升村规民约的效能,建立长效机制,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用制度巩固成效、用机制衔接乡村振兴,以烟叶产业兴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烟区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