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有这么一群令人敬佩的人,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无悔信念,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夺目光彩,谱写璀璨奋斗篇章。彩云烟叶站站长徐昆便是其中一员,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26年如一日,将党员初心融进灵魂,将热血奉献在那片红土地上,始终陪伴在烟农的身旁守护着绿色希望。
恪尽职守担使命,服务生产守初心
“当前,我们已全面开始了整地理墒工作,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看到这片红土地满是绿色的希望,一片生机盎然。”说到这的时候,徐昆的脸上满是笑意。
无数个清晨,天刚蒙蒙亮,徐昆就会准时出现在彩云镇的田间地头查看烤烟生产各个环节的情况。这是他到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的习惯。
走在平整的烤烟地里,随处可见正在为碎垡起垄的而轰鸣着的大型机械,三五成群的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拉绳子、划线、打塘、施农家肥……起垄完工的地里,一垄垄笔直的烟墒并排着,整齐划一。 “烟地起垄要注意行距、深度,要做到‘沟直垄正墒饱满’,做好前期工作,才能保证烤烟正常生产,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徐昆这儿看看、那儿走走,发现问题随时指导。
在同事眼里,徐昆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他平时很早就出门,每天晚上总是踏月而归,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头脑清晰、精力充沛、管理有方,对同事真诚以待,对烟农有情有义,是令人佩服的人。”同事田存明评价道。
“这片烟地墒向不一致、起垄的高度不够。”
“这个育苗点的管理没有到位,有病虫害发生。”
……
几乎每个工作日早上8点多,烟叶站的微信工作群里都会出现类似的信息和照片。大家都知道,这是每天上班前,徐昆将已经查看完各村社的工作情况进行提醒反馈。
徐昆总是说:“我只将发现的问题拍下来,说明情况,但我不说明地点在哪里,你们自己去找到问题并解决,过两天我还会再去看。这样你们就能把全部工作再检查一遍,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
彩云镇路撒村委会,村民大多是彝族人,有着自己固定生产方法。初来大路撒村普及生产技术的徐昆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心里清楚,想要在这里发展新的生产技术,首先得让这里的村民接受、相信自己。
在了解了烟农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以后,徐昆选中了村里性格随和、深受大家欢迎的赵艳林作为“突破口”,各个生产环节,他都耐心指导,讲技术也从最开始的怎么做,到为什么这么做。一年下来,赵艳林的种烟收益有了明显提升,他感动地说:“徐站长,我服你了,以后你说种什么、怎么种,我坚决照做。”就这样,许多像赵艳林一样的农户都成了彩云镇的“铁杆”烟农。
集思广益开新局,守正创新谋发展
“老徐啊,就是个爱钻研爱创新的人。这几年,他取得创新成果20余项,其中10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多项创新成果在曲靖市烟草专卖局科研创新成果推广名录上被宣传推广。”师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生产科科长徐玉平每次提到徐昆都忍不住夸赞道。
徐昆的爱捣鼓的这股劲,都和他爱观察爱思考离不开。
记得有一次,红土村委会的烟农保永先对前来查看烟墒定点打塘环节的徐昆说道:“我干这个活就得随时提着重重的石灰桶,每走一步就要弯一下腰,如果不弯腰的话,石灰在下落过程中会被风吹走,导致划线、定点不准确,但是弯着腰走起来就比较慢,一天下来累得我是腰酸背疼。徐站长,您有没有什么办法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徐昆听后便默默下定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于是便来到县公司生产科协同生产技术人员进行头脑风暴,经过集思广益,一种烤烟起垄划线打塘定点装置的图纸呈现出来。随后,他们买来材料进行组装,经过多次调试,一款不需要弯腰操作,在行走中就能进行划线、定点,手提杆便可轻松控制的装置被成果研发出来,该装置一经推出便受到烟农的好评,很大程度的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在其他烟区进行宣传推广。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创新成果,是不是有什么秘诀的时候。徐昆摆摆手说道:“哪有什么秘诀,只是在指导生产的时候看到烟农在哪个生产环节遇到问题时,我就会使劲地想,想着想着,创新的法子就来了。”
徐昆不仅在生产技术方面多次实施创新,在服务管理模式上也积极进行创新性探索。彩云镇属于老烟区,烟农的传统种植观念较重。为推动新技术标准落实,他创新实施了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
槟榔社区的烟农朱鹏吉说:“我们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让60多户烟农组成一个网格,由网格内的烟农推选一名威望高、善管理、懂技术的烟农担任网格员,网格小组内不仅互帮互助,还相互监督新技术标准的落实。”此举提升了烟叶生产质量,增加了烟农收入,在全县得到推广。
参加工作的二十多年里都因他从事的行业而变得格外分明,二月育苗、四月移栽、六月中耕、八月烘烤、十月调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一抹绿色的希望开始到迎接金色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