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传统节日“十月年”刚过,云南玉溪市元江县因远镇奔干小组家家户户便开始了新的忙碌。男女老少齐上阵,“姜”来可期、“莓”好生活、金“玉”满堂,多元作物的种植让这个小村庄热闹非凡。村小组长王春三和往常一样,奔走于各家各户,查看今年收成情况。
王春三的植保无人机在田间飞防。
从货车司机到村小组长——新身份新责任
王春三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大货车司机,常年奔波于各地跑运输。“那时候为了准时到达目的地,常常是吃了上顿顾不了下顿的,后来腰椎也出现了问题。”想起十多年前的生活,王春三不由得感叹。2007年,恰逢村委会换届选举,王春三凭借自己多年致富的经验和想为乡亲办实事的初心,顺利当选了因远社区奔干小组的小组长,由此他的肩头便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当村小组长的头几年,因远社区的村民们都是各干各的,由于没有规模化产业支撑,产量不高,管理不善,收入也很低。慢慢地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务工,顾不了父母,也管不了孩子,村子里“无人居住”的新房也多了起来。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王春三便与村“两委”成员共同谋划,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在元江县烟草公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下,破埂并田,修机耕路,将村里闲置的土地和产值较低的地块流转出来,支部打头阵、党员做示范,带头种植烤烟,当年收入就实现了翻番。“2008年以后,政策一年比一年更好,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味,村子里的青壮年也多了起来。”
从人工统防到无人机植保——新技术新方法
村民要致富,更要朝着轻松致富奔。今年的农忙六月天,王春三比往年更忙碌了。勤劳与好学让他一步步成为了个实打实的“田秀才”,也成为了当地第一个拥有植保无人机驾驶证的飞手。“呼”的一声无人机从地面腾空而起,按照设定的航线迅速飞进烟田上空,农药喷洒而下,均匀而精准,站在树下遥控操作的王春三,悠然而惬意。飞防完自家的一百多亩烟地,还没等机械收拾妥当,村民就开着自家的农机车过来拉设备了,“三哥,今年就靠你这‘小飞机’帮我省下请工费了。”村民兴奋地说道。“人机分离、人药分离”的特点,让无人机迅速成为了奔干小组田间地头的“新宠”。植保无人机每小时可以飞防35—50亩,省工省时,喷洒均匀,大大提升了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成效。整个六月,王春三都带着植保无人机,奔走于全县各地进行飞防。
王春三在对植保无人机各部位进行例行检查。
“一开始还是有难度的,飞高了怕影响农药的作用,飞低了又会伤到农作物,把握好这个度,我也花了不少时间。”第一次摇摇晃晃地起飞和降落,王春三还历历在目。而如今,他已是一名老“飞手”,平稳地起飞与落地,周围的村民们都不由地竖起大拇指。截至2022年,元江县烟草公司共计补贴19.43万元,由元江县宜众综合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购置了4台无人机进行统一管理和运作,包括王春三在内的4人组成的无人机专业飞防队,靠这“小飞机”为烤烟病虫害防治减工降本发挥了大作用。
而“小飞机”的作用还不止这些。无人机专业飞防队在完成烟叶病虫害统防工作后,也陆续在玉米、菜豌豆等烟后作物连片种植的地块“大展身手”。明年他们还将扩大飞防领域,在水稻、果树、茶园及更多农作物上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无人机专业飞防队会不断壮大,为更多的农民服务。”王春三对未来的发展憧憬道。成立无人机专业飞防队,是不断适应服务现代农业的需要,更是推动服务能力水平迈上新台阶的要求。
“每到农忙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为请工贵请工难犯愁,有了这个‘小飞机’,啥也不愁了。”因远社区的村民们都乐开花。明年,植保无人机将成为当地村民们必不可少的“新农具”,越来越多的“王春三”也将不断涌现,革新着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每年迈进一小步,年年致富年年新,在家乡的蓝天下,书写着新时代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梦。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