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龙应村,有这么一个回到妻子家乡的外地女婿——苏小强,他是村里的唯一一户烟农,也是村里少有的“年轻人”,作为一名外地女婿,他尽自己所长盘活了村里部分荒废的田地,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帮助周边的村民,在烟田边过上了“田园赋诗,以烟为乐”的幸福生活。
农忙中的苏小强和妻子李世喜(赵书艺 摄)
金叶事业成就致富之路
在四川攀枝花出生的苏小强,曾在攀枝花做过汽车、建筑生意,与妻子李世喜一起在四川攀枝花打拼多年后,因向往蓝天白云的田园生活,便与妻子一同回到家乡丽江。回来后,也曾开过旅游车、种过中药材,但因受产业政策不了解等种种因素影响,亏损较大。后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开始种植烤烟,至今已经是有10年种植经历的职业烟农了。
苏小强最开始涉及种植烤烟这条路,最开始的只是种了15亩,虽然烤烟种植和烘烤技术一窍不懂,但在政策的扶持下,加上烟站技术人员谆谆不倦的提供技术支持,苏小强的烤烟种植道路一开始就开了一个不错的头,他也从中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后续10年,他根据龙应村的土地特点对烤烟农机进行适应性改良,不断优化种植和烘烤技术,到现在苏小强已经成为一名能吃苦、有技术、会创新的职业烟农,烤烟种植面积也达到100亩,收益年年攀升,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龙应村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村里面基本剩下的基本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我每年在烤烟种植繁忙季节请工都优先考虑我们村里的人,特别是一些老人,只要他们愿意做,我都会优先提供岗位给他们,的确同样的请工价格,我如果去其他村去请也可以请到青壮年劳动力,出工效率可能会更高,但是我们村里的老人常年在家务农照顾孩子是没有更多收入来源的,难度大一些、技术要求高一些、有危险的活我也不会让他们来,都是我亲自来干,村里的老人都是像我长辈一样,我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帮助我的,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一点是一点,有钱大家一起赚嘛。”谈及农忙期如何解决用工问题,苏小强笑呵呵地说。
在苏小强家帮工的同村人(赵书艺 摄)
“明后年有机会我也想加入我们九河乡示范区烟农队伍,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持续优化并盘活我们村里的田块,实现种植机械化,不断更新优化自己的种植技术,带动村里人一起赚钱……”谈及未来的规划,他满满信心并充满期待。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