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烤烟效益好,玉米长势也喜人。”见到周相仔时,他正在烟后秋玉米田中忙碌着。
周相仔是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梨溪镇中和村人,从2006年宜黄县发展烟叶产业就开始种烟了,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每年种植的几十亩烟叶,是实打实的“老”烟农了。今年种了71亩烤烟,收入32万余元,同时他也是高标准基本烟田区域内烟后种植玉米的第一批先行者。
这位朴实的农家汉子,忙碌的间隙,向笔者打开了话匣子。“种完一季烟,紧接着就种上一季秋玉米,烟粮轮作,不误农时,而且烟草局和农业局的技术人员专门对烤烟后种植玉米来给我们做了技术指导,烟农合作社还帮忙联系好了销路,通过烟粮轮作,每亩土地的毛收入能多3000元左右,我们都很乐意干。”
“现在烤烟都是规模化连片种植,全部机械化作业,可比以前轻松多了。以前常年穿雨鞋干活,现在下田也可以穿皮鞋了。”谈到现在的农事劳作,周相仔一脸轻松。
原来土地流转比较困难,烟田又不连片,种烟的农田东一块西一块,大型机械作业也不方便。近年来,宜黄烟草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政策措施建立的高标准烟田联合保护机制,有效地化解了烤烟规模化连片种植难题,机械化作业覆盖面更高了,种烟、种田的劳动强度都小了很多。
为了切实把“粮仓”守牢,“饭碗”端稳,宜黄烟草发挥高标准基本烟田的作用,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组织制定“一镇一业”的“烟+水稻、烟+玉米、烟+制种、烟+红薯”等粮烟协同发展路线,进一步助力烟农增收。同时依托烟农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好深翻等农机、烟基设施服务粮食生产的作用,并与制种公司合作,在非烤烟烘烤期,利用闲置烤房烘干稻种,解决“晒种难”的问题。
接下来,宜黄县烟草专卖局将继续立足以烟促粮、粮烟协同发展道路,坚持将烟叶生产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持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基本烟田保护区与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融合建设,实现烟粮产业绿色高质高效,持续帮农民稳住“粮袋子”“钱袋子”。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