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云南省烟叶产业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云南烟区烟叶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种烟农户流失、烟草农机装备水平偏低、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到位率有待提升等。以烟农队伍为例,据统计,2013~2022年,云南烟农户数年均减少5.7%。特别是2022年,在烟叶收购价格连续两年提高、疫情导致人员流动的前提下,烟农户数仍在减少,“谁来种烟”的问题愈加突出。
对于云南烟区来说,破解当前烟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建设一支新时代的烟区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为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但目前云南烟区产业化队伍建设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烟农年龄结构老化,服务型烟农培育滞后,难以满足用工需求。据统计,2022年,云南烟区20~40岁青壮年烟农占烟农总数的17%;40~50岁烟农占35.39%;50~60岁烟农占37.66%;60岁以上烟农占9%。按照当前烟农年龄结构,10年后50岁以上烟农将占70%以上。同时由于未开展相关培育,留守的青壮年劳动力未能有效转化为服务型职业烟农。
二是烟农文化水平总体不高,难以适应烟叶转型发展要求。在云南省12个种烟州(市)中抽取15个行政村进行调查,1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38.3%;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比48.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比13%。总体来看,烟区农村文化程度总体偏低,特别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偏低,与当前烟叶生产向数智化、机械化、产业化转型的要求不匹配。
三是合作社领军人才不足,专业化服务难以满足烟叶生产规模化需求。由于合作社缺少产业化人才引领,在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存在专业化服务责任意识不强、人员临时聘请、组织较为松散、生产技术培训不到位、管理考核不到位等问题,专业化服务覆盖的环节和范围不能满足需求。
四是乡村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有效稳定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无论是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还是外出求学的学生,“回流”到农村发展的比例较低;即使部分“回流”,但又有较高比例复返城市。主要原因是农村所提供的可发展的平台少,相关政策不配套,“回流”人才就业、收入不稳定、难保障。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演进趋势,产业中心将由有形的财务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生产,即配第-克拉克定理。因此,烟叶及其他农作物种植业作为第一产业,劳动力及相关人才流出是必然趋势,需及早谋划应对。同时,可以以构建烟区农业产业化人才体系为抓手,大力发展烟区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即第三产业),进而引导农村劳动力及农业相关人才向农业服务业转移或“返乡”,助力烟叶高质量发展和烟区乡村振兴。
加强乡村本土服务型人才培育。截至2021年年底,云南烟区已培育鉴定20多万户“以烟为主、诚实守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烟农,进一步稳定优化了烟农队伍。今后,可以相应调整优化职业烟农培育机制,将服务型职业烟农作为主要培育对象。根据烟叶生产和烟农增收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生产技术推广人才、经营性人才、管理型人才。注重发挥好烟叶生产数智化平台、短视频信息传播形态及乡土人才作用,组织拍摄一批涵盖烟叶、非烟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农业经营等相关内容的短视频,寓教于乐,让烟区农民忙时愿意学、闲时喜欢学,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才干。同时在数智化平台上设置相关积分模块,综合运用学习、积分、竞赛结果,甄选出烟区农业优秀人才,引导其进入烟区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积极探索为自愿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具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返乡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并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吸引农村外出人才返乡。要积极引导烟农专业合作社聘用专业人才担任职业经理、理事长助理、部门主管等,在提高合作社运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为返乡人才搭建创业平台、营造成长环境。
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化人才对烟区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烟农专业合作社是引才、用才的重要平台,关键是要引导烟农合作社不断改进和完善内部治理水平,为农业产业化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坚持党建引领,引导合作社不断优化组织管理,建立一支以党员为主要骨干成员的领导机构,增强烟农合作社“姓农为农”属性特征。要改善合作社治理结构,引导合作社向扁平化、团队化管理模式转变,即由经营型、管理型人才召集生产型、技术型等具有不同技能的人才组建多个专业队,形成既有重点攻关、又覆盖多个环节,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统一、又有分工的专业队运营管理新模式。允许鼓励优秀农业人才自行合作组建专业队。专业队通过主动抢单、平台派单等模式,开展专业化服务。
探索建立产业化人才队伍稳定发展机制。稳定的业务量、稳定的收入是稳定人才队伍的关键。根据对云南烟区烟农调查结果,一般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均日收入132元,从事烟叶产业务工人均日收入110元,差异不大,如果能长期在家门口从事农业务工,更多人会减少外出。因此,要探索建立让烟区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每月都有事干、每月都有收入的稳定发展机制。首先是探索优化产前投入政策,引导更多烟农积极主动并集中连片购买专业化服务,不断扩大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市场体量,同时提高专业化服务作业效率。其次是引导产业化人才队伍将服务范围拓展到其他农业产业,即可以提高非烟产业标准化技术落实到位率,促进“烟叶+N”产业体系良性循环发展和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烟粮轮作、一体发展,又可以增加专业化服务业务量,稳定产业化人才队伍。第三,探索将烟草农业用工与烟叶复烤用工相结合,即利用烟叶生产收购与烟叶复烤季节不同的实际,引导烟区农业产业工人在烟叶生产加工产业链内循环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