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实用技术的落地、烟叶植保技术的落实,要靠基层技术员的推广,更需要专业人士的传播引领。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40年来,始终高度重视烟叶技术培训以及烟叶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国烟草学会植保学组委员、原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进修学院首席培训师白建保老师,就是众多播火中的一名杰出代表。40年来,虽栉风沐雨、青丝变白发,但他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至今仍坚守在烟叶植保事业的最前沿,默默地贡献着光和热。请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听植保专家讲植保故事
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进修学院的前身是河南省烟草工业学校,成立于1985年。1992年更名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改制更名为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技术培训中心,主要承担行业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2009年,再次更名为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进修学院,工作重点由基层技术人员培训转变为行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从职业技能鉴定角度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比如技师、高级技师、各种技能大赛都是在进修学院举办,而初、中、高级工的培训鉴定则由各省的培训中心来实施。课程设置方面,从传统基础能力提升培训转向高层次、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培养,这也是国家局对进修学院职能的重新定位,让行业职工的鉴定培训有了明确分工。
我在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进修学院从事烟草植保工作已近40年了,其间获过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中国烟草学会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著作20余部。每年教授和培训的学员少说也有2000名,散作满天星的不少人,成了全国各个烟区的技术骨干,担起了助力烟叶生产稳定健康发展的神圣职责。通过长期教学和实践感知,我认为能否做到“绿色环保、安全高效”,是每一名烟草植保工作者的终极追求。而能否对田间发生的一些主要病害、虫害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诊断,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捷径。但遗憾的是,目前基层技术人员不是都能够准确无误地做到这一点,误诊、误判情况在一些烟区还是较为普遍的。
作为一名烟草植保工作者,既要准确诊断又要精准施治,才算全活,才不会辜负专家名号,才能行走江湖赢得尊重。目前,不少产区非常重视烟草植保的技术培训,比如四川省的凉山州烟草公司、湖北省的恩施州烟草公司、河南省的三门峡市公司等,每年都要举办烟草绿色防控方面的比武或大赛,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他们能够享誉全国的根本原因所在。
近十年来,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烟草病虫害的源头控制培训,称之为“双控”技术。第一是育苗前的病害源头控制,就是在育苗前,利用“烟草育苗材料烟雾消毒方法”对烟草的育苗场所、育苗大棚、育苗盘、育苗工具等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处理,保证育苗环境的安全,确保烟苗不带毒、不生病,让烟农能够获得健康的壮苗。第二是通过育苗前的控制技术,所育烟苗是健康的,但移栽到大田时,土壤中的致病菌和烟草次生代谢产物则严重影响着烟株的生长。因此,移栽时根茎类病害的源头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我又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就是“‘净化’植烟土壤,‘重构’根系生态环境”。所谓“‘净化’植烟土壤”,就是对烟株根系周围的土壤进行“定向靶向消毒”,把根系周围大部分病原物进行有效灭杀;然后再“‘重构’根系生态环境”,就是把一些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定向喷洒在烟株根系周围,让有益菌尽快抢占根系生态位,防止病原物再次侵入,就像烟株根系穿上“靴子”一样,促进有益微生物菌群把根系保护起来,避免根腐病、青枯病、黑胫病等危害根系,达到少死烟,有效减少了烟农的经济损失。
对于烟草行业来讲,植保工作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烟草公司作为主体单位,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来。我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统防统治”,但基层人员在具体实施时不好把握。所以我就提出了一个新理论——“烟草病害的源头控制”,也就是说,对当地的主要病害,要看这个病害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在病害发生之前能不能用有效的办法进行“源头控制”,当然烟草害虫的源头控制也是一样,这个新理论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技术员认可。
今后植保技术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想,在“预防为主、统防统治”这个基础上,能否建立若干个烟草病害、虫害源头控制的配套理论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体系,惟如此,才会使“绿色环保、安全高效”见实见效,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稳定产业支持。
(白建保 口述 张宇 叶新波整理并配图)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