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弥阳街道秧母塘村,千亩烤烟种植地进入中耕管理阶段,微风吹过,烟株轻摇。
“我到那边揭膜。”烟地里,秧母塘村村民李琼凤和丈夫陈忠文分工明确:李琼凤负责揭去地膜并拾掇好,陈忠文跟在她后面,操作着微耕机提沟培土。
李琼凤清理自家烟地里的废旧地膜。邓楚瑜 摄
眼前这片烟地,是当地烟农合作社在今年年初流转过来的,布设好引水管网后,再按成本价返租给村民们种烤烟。李琼凤家租了28亩。
连片地虽然配套了管网设施,但因地处山区,生产用水只能保证烤烟移栽,于是,地膜覆垄技术的保湿保温效果发挥了大作用。
地膜覆垄技术并非一劳永逸,待烟株生长至一定高度时,便要揭膜并进行培土,否则会影响烤烟正常生长,而且地膜老化后容易破碎,对耕地造成污染。
弥阳街道的各种烟村使用地膜覆垄技术,时间长的有20多年,短的也有十几年。这些年,靠着这项技术,乡亲们的亩均运水抗旱移栽成本降低了50元以上。
地膜覆垄技术虽好,但处理废旧地膜是个棘手的问题。
李琼凤说,以前乡亲们处理废旧地膜的方式只有两种:丢弃或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污染空气,“我们也去问过收废品的,但人家不要,嫌弃得很。”
守护绿水青山,造福一方百姓。
数年前,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按照上级部署,在全州各县市烟区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工作,烤烟种植户将废旧地膜收集后运到各地的集中回收点过磅称重,随后,由各地烟草部门组织车辆将废旧地膜运到指定的厂家进行回收再利用。在此过程中,各县市烟草部门按种植面积向烤烟种植户兑现回收补贴。
眼下,红河州烤烟中耕管理工作已接近尾声,废旧地膜集中回收工作也将适时启动。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