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是行业发展的根基,烟叶稳则行业稳,烟叶优则产业兴。
如何破解“四大课题”,努力走好烟叶质量提升之路?近两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明确了“稳烟田、育主体、提质量、优供给”的发展奋斗方向和主体思路,发挥烟叶产业“压舱石”作用,确保烟区产业规模稳定、烟农持续增收,为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着眼配置升级,好苗一半收
立夏,正值烤烟移栽的关键时期。5月12日,在攀枝花市平地育苗工场,育苗专业队队长纳明超和队员张华正在做进棚前的消毒工作。
为进一步助力烟农增收致富,平地烟站围绕生产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课题攻关,将先进技术方法和经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升烟叶生产精益水平。
进入苗棚,一排排苗盘整齐漂浮在水面上,一株株烟苗鲜嫩翠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期移栽是重点,棚内温湿度一定要把控好。得益于烟站创新工作的开展,今年在育苗棚管理上我们也有了‘好帮手’。”纳明超一边检查手里的报警装置,一边向张华介绍。
今年,平地烟站创新研发了烤烟育苗棚自动放风系统,即在棚内悬挂温湿度感应报警装置,再将该装置与自动放风装置相连,当温度或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感应装置会自动发出指令传达给放风装置,从而实现育苗棚自动放风。
“装置虽小,作用可不小,不仅能提高育苗棚温湿度管控精准度,还可以降低人员带菌进棚的几率。”张华说。
俗话说:“苗好一半收。”作为烟叶生产的基础环节,育苗工作直接关系到烟叶生产质量,关系到烟农的切身利益。
今年,攀枝花市局(公司)探索构建以“良好植烟环境、无病壮苗、健康根系、均衡营养”为重点的“全程免疫”烟株健康栽培体系,强化“土、肥、病、种、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持续稳步推进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冬地深翻、增施有机肥等烟田“沃土工程”,提高土壤地力。
筑牢生态屏障,烟区“绿意”浓
绿色,是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健康底色”。
切实做好绿色防控大文章,攀枝花市局(公司)在烟叶生产安全、烟区生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上持续发力,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以创新推动产业进步,以科技提升发展质量,近几年,攀枝花烟区着力构建全过程、立体化绿色防控新模式,技术突破落地、技术支持落地、技术服务落地、技术培训落地,烟叶生产绿色发展的步子日益扎实、愈发有力。
“去年我烤出的烟叶黄、亮、软、香,较往年烤的烟叶,外观和内在品质提高了一大截。”烟农张顺洪介绍说,“烟站给我一个‘宝贝’,有了它,我的烘烤水平越来越高啦!”
这个“宝贝”是新能源生物质烟叶烤房。它使整个烘烤流程实现了智能一体化,加一次燃料工作12小时以上,并且能把温湿度误差控制在1℃以内,实现精准控温,配备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也更易存放,引火快,燃烧更充分,环保效果好,不仅减轻烟农劳动强度,而且烘烤效率高,烤出的烟叶品质好,烟叶烘烤完全达到了“省工省时高质效”的目标。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建和改造新能源烤房1672座,新能源烤房使用量达到50%以上,减少燃煤使用0.7万吨。
“今年我们继续聚焦绿色烟区建设,质量效用先行,更加注重新能源烤房的投入产出比,为绿色烟区发展再加一把劲!”攀枝花市局(公司)副经理余伟说。
除了新能源烤房,今年,攀枝花市局(公司)正在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拓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覆盖面,力争100%实现绿色高效专业化植保;在全市范围实施地膜、漂盘、农药包装物回收等,有效防控烟区面源污染。
做实防灾减灾,护航烟叶质量
3月31日,天亮前的一场小雨让米易县云峰镇又添了几分凉意。当地烤烟育苗点的育苗棚里,却是一番热闹景象:前期播下的烟种已纷纷出苗,育苗盘上嫩绿点点。
“对比去年,今年倒春寒的势头更猛,平均温度也低了2℃以上。”米易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科负责人曾宗梁介绍说,虽然今年出苗阶段的天气不算好,但烟苗生长并未受影响。
今年,米易县局(分公司)结合多年实践,在全县烟区推行“技术员挂钩育苗点工作机制”和“双重考核管理模式”,为提升烟苗质量上了“双保险”。
一个钉子一个眼,抓住重点扣紧关键。米易县局(分公司)打破“大锅”分“小碗”——组织14个烟站的80余名技术员直接挂钩各育苗点,从育苗工作启动的第一天开始,全程负责各重点环节的管控和实用技术的执行。
着力细化生产应急预案,提升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是攀枝花市局(公司)提升烟叶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仅在去年,市局(公司)就联合气象部门发布气象服务手机短信213.5万余条,在强对流天气期间,对可能出现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451次防雹作业。
“结合网格小区域气候情况,制定细化到网格的生产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自然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今年的防灾工作,攀枝花市局(公司)总农艺师张映杰介绍道,“在移栽期,如遇高温干旱,我们强化移栽准备与保苗措施落实;在生长后期,根据大田烟株长势,结合天气、土壤等因素,及时采取适当田间管理措施,如调整施肥措施、采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