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安康市汉滨区中原镇育苗智能温棚里,技术人员在对烤烟进行剪叶炼苗。 本报通讯员 张哲摄
谷雨过后,在优质烟叶适生区的陕西安康市汉滨区,从南至北千亩烤烟村百亩连片烟田里,村民们起苗、运苗、打孔、移栽,分工协作,井然有序,还有经验丰富的烟草技术员现场指导。一片片黄白相间的烤烟备耕地,被农户形象地称为“致富的指纹”。
烤烟产业是汉滨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汉滨区以增加农户收入为出发点,推进烤烟产业发展。
一部手机种烟叶
4月25日,中原镇骆驼村脱贫户夏朝仁一边忙着栽种烤烟,一边笑着说:“我常年在这儿务工,一天能赚120多块钱。一家三口一年有将近10万元的务工收入,每天还能回家照看老人和小孩,比在外打工划算多了。”
骆驼村第一书记陈飞介绍,村上今年建设了两个百亩烤烟产业园,可使6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一年10个月都有活干。
在中原镇,恒河万担黄金叶走廊项目落地实施,现代化工厂育苗智能温棚投入使用,全镇千亩烤烟育苗统一在智能温棚进行。这让30多户种烟大户可节省育苗成本20万元。
“瞧,烟草公司给我们装的这个无线远程温度监控仪方便得很,通过连接手机,设置温度超限报警,育苗棚内数据可及时掌握。一部手机让我轻轻松松把苗育。”烟草专业户周承安说。
“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全程机械化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有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汉滨区烟草专卖局局长裴育说。在烤烟生产工作中,安康积极探索应用“一部手机种烟叶”,形成了全套流程制度体系,起垄覆膜实现了机械化,育苗大棚配备了智能温度监控仪,群众通过手机管理烤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减少了群众的劳动时间和强度。
今年,汉滨区烟草专卖局将积极推进烘烤工厂建设,改造新能源烤房,配套智能化烤房设施设备,以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
一体联动促发展
早阳镇高跃村村民陈明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个“老烟农”竟然建起了家庭农场。
陈明云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种烤烟,熟练掌握了栽植、管理、烘烤、分级等技术。到2020年,他建起了5座智能化烤房,种烤烟64亩,当年实现纯收入20多万元。在汉滨区烟草专卖局技术员和村干部鼓励下,他兴办家庭农场,建起了养鸡场和养猪场,养了1000多只土鸡、30头猪。
“像陈明云这样的家庭农场经营户,村里就有3户。他们在村上盖起楼房,城里买了商品房,开上小汽车,过上了富裕生活。”高跃村党支部书记唐富奎说。
高跃村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种植烤烟条件差、成本高。近年来,汉滨区烟草专卖局立足全区实际,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在高跃村建设千亩烤烟综合体示范园区,规划 “以烟为主、多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成立了高跃村“同心惠民”区域产业党建联盟,争取项目资金1212万元,建成了完整的产、供、销、服务等一体化产业联动模式,促进了千亩烤烟综合体示范园区提档升级。
一个链条保增收
中原镇位于丘陵山区地带,土壤肥沃,是优质烤烟适生区。近年来,该镇把烤烟作为主导特色产业,带动家庭农场和产业大户种植烤烟。该镇选择烟农集中度高、设施配套较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原社区作为核心烟区推进烤烟连片规模化种植;组织烟草公司与种植户签订订单,定点收购,并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集约化、规模化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模式,逐年扩大种植规模,依托烤烟产业,使群众变身“产业工人”,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
3月以来,汉滨区烟草专卖局以现场会的方式,开展理论讲解、现场观摩和实地操作等,将标准化起垄、覆膜、移栽等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烟草技术人员为大家详细讲解“小苗井窖式”移栽技术流程,并现场示范。
汉滨区以“绿色科技”为烤烟产业提效,紧盯科技支撑,突出绿色有机,注重品质保障:建立了一座高标准现代化育苗工厂,配套的9处烘烤工厂已陆续开工建设;组建了镇级区域化农机专业服务社,投资80余万元购置了大型拖拉机、微耕机、起垄机等设备20余台套;采取专业化服务、保本微利措施,有效降低生产环节中的劳动力成本,着力提升生产效益。
种植在村、基地在社、增收在户,把农户嵌在烤烟产业链上共同致富。目前,汉滨区已建成千亩烤烟村3个、烤烟综合体2个、家庭农场26个,培育烤烟产业大户250户。2022年,全区计划种植烤烟7500亩,群众收入预计达3300万元,一片烟草“绿叶”成为促进群众增收、赋能乡村振兴的“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