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稳固烟叶发展基础、持续提升供给质量,近年来,全国各烟叶主产区持续探索、努力担当,积极推动“烟叶+多元产业”发展,抓实产业综合体建设,构建起“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的长效发展机制,努力走好“供需协调平衡、供给优质高效、产业融合发展”的烟叶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本期“烟草视点”聚焦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烟区以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
云南烟区
念好“致富经” 打造新高地
杜星霖
每年七八月份,云南苍山脚下,洱海岸边,万亩烟田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烟田旁,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生村和洱海生态廊道。村落里街巷整洁、溪水环绕、绿树成荫,古桥、古庙、古树、古戏台等历史悠久。洱海生态廊道全长129公里,有超过790公顷的生态湿地和湖滨缓冲带,是大理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
在这片旅游资源的集中地,万亩烟田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农闲或轮作时,烟农们会种上五彩斑斓的七彩水稻和彩色油菜,每到旅游旺季,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前来游玩。此外,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还打造了九品香水莲观光旅游景区和生态养殖垂钓区,大大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
之所以选择“烟叶+旅游”的农业生产、观光发展模式,是基于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方发展实际的需要。
横向上看,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属于高原地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于此,既有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景色,更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景象,旅游产业与烟叶种植都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
纵向上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烟叶种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伴随着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烟叶种植的比较效益有所降低,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已经脱贫的烟农走上致富的道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云南烟区结合区域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农业观光旅游样板,帮助烟农念好“致富经”,打造新高地。
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处负责人看来,借助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烟叶+”的田园观景点,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烟草行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具体体现。
在保山市腾冲烟区,有一条让人印象深刻的“跑道”——长达42.195公里的国际马拉松红色赛道蜿蜒曲折,横穿烟区而过,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镶嵌了翡翠的项链。腾冲烟区以高黎贡山绿色优质生态烟叶生产示范区为核心,辐射腾冲市16个乡镇、146个村庄,发展了12.18万亩烟叶。狭长的“黄金走廊”上,通过打造农业观光区,一个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村落典范逐渐形成。
在曲靖市罗平县,每年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油菜花海、那色峰海等景色优美,吸引云南和周边省份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其中,油菜花海就是依托政府与烟草部门支持,通过种植烟后作物形成的农业观光点。如今,罗平油菜花成为全云南知名度最高的油菜花海,当地坚持以烟叶产业为基础,多种方式发展增收产业,多种渠道开辟增收路径,形成了特色突出、资源高效配置的产业体系。
……
“烟叶产业收益稳定,这是第一个‘红利’;烟后作物收益较高,这是第二个‘红利’;农业观光旅游业带动了区域就业,同时又增加了烟农收益,这是第三个‘红利’。”曲靖市政府烟办主任罗峰介绍说,结合旅游资源的烟叶产业融合让当地老百姓增收不少,也为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支撑。
家住旧屋基乡的烟农王金成,2006年依靠种烟收入在村里建起了一栋三层小楼;2018年,他抓住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烟草部门搭建“烟叶+旅游”产业模式的契机,购置了一个院子和两间砖房,开起了“农家乐”。
王金成给记者介绍说,在旅游旺季,最多的时候他每天要接待200名游客,仅农家乐一项,每年就可增收13万元左右。
产业组合,层层递进,烟农增收路线清晰。产业融合,环环相扣,地方增收逻辑明确。
“烟叶+旅游”,为云岭高原的烟农开辟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增收新路径,打开了产业增效、烟农致富的一片新天地,也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川烟区
立足“产业链” 形成新格局
冯俊霞
走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哈哈烟区产业综合体,这里建有高效生态有机肥料厂、生物质燃料生产厂和烟田废弃物回收加工处理等配套产业项目,实现了以烟叶生产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高效生态有机肥料厂是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烟农”模式建设成的。在这里,烟农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统一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然后租给肥料厂使用,烟农得到土地流转金;每生产1吨高效农家肥,合作社可分红55元,每年预计收益110万元以上;烟农可以在肥料厂打工赚钱,合作社年底再以分红的形式给大家分红,让烟农得到“土地流转+分红+务工”的收益,形成了烟农“自家田里打工、自己村里上班”的新生产格局。
面对烟区转移、烟农流失的客观情况,烟叶产区各单位积极推动烟叶产业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拓展烟农增收空间,这是稳固烟叶发展基础、夯实烟草行业发展根基的现实需要,也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担当。
四川烟区在稳定烟叶主业、保障特色优质烟叶供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多元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围绕提高烟田复种指数,建设有机肥生产加工、生物质燃料生产、烟田废弃物回收加工处理等配套产业项目,围绕土地流转、生产组织、渠道拓展等环节,开展烟叶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深度参与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这其中,“产业链”的探索与延伸是关键。
四川烟区紧扣烟叶生产上下游,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引导烟农和合作社建立、完善“烟叶秸秆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还田”“烟叶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烘烤烟叶—生物质燃料灰分还田”“烟田地膜回收—再利用生产烟用物资”等多条绿色循环发展产业链,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将产业链增值收益留在烟区、留给烟农。
在链条的打造上,四川烟区立足烟叶、延伸产业,更加注重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促进了烟叶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保护、培肥地力;开展废旧地膜、废旧漂盘、生物菌剂包装物等烟叶大田污染物回收治理工作;推广七星瓢虫等绿色防控技术,既保障了烟叶质量安全,又保护了自然环境、提高了烟农收益,走出了一条质量内涵、特色发展、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四川烟区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西昌学院等科研院所的理论技术支撑,加大对品种改良、绿色防控、土壤保育、清洁烘烤、多元增收等的全方位科学研究。其中,凉山烟草科研团队通过技术创新,成功研发高效腐熟菌剂,成功突破了有毒植物紫茎泽兰脱毒难关,生产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有机肥,实现了紫茎泽兰的“变害为宝”。
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四川烟区采用“烟草行业+科研院所+龙头公司+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发挥各方优势,激发主体活力,行业引导整体推进,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龙头企业提供销售渠道,合作社以土地及设备入股,有效汇集了多产业协调发展的合力,初步形成了“产销紧密对接、村社联合经营、专业服务支撑”的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推动了产业化经营。
经过一系列改革,四川烟区多元增收的运行体制不断优化,逐步探索出稳定的运作模式,实现了种植规模稳定、土地资源稳定、收益机制稳定。通过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经营,他们有效提升了烟农从事“烟叶+多元产业”的生产积极性,建立了烟农“种植+租赁+务工+分红”的收益机制,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确保烟农持续增收。
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产业发展是关键。相信,在未来,各烟叶产区将依托烟草行业全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持续强化科技引领、创新组织方式,必定会为稳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贵州烟区
聚焦“主旋律” 唱好“大合唱”
吴清海 梁永江
“从这里开始,就进入我们的花茂烟区产业综合体了。”近日,出贵州遵义枫香高速收费站左转,遵义市播州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生产股股长何小亚指着路边的田地告诉记者。
2019年以来,遵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决策部署,推动建设10个烟区产业综合体,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综合效益,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烟为主、多业融合”的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新路子。
花茂烟区产业综合体是遵义市局(公司)2021年重点打造的综合体之一,总建设面积10080亩,已建成5050亩,包括2000多亩烟叶、2000多亩水稻,还有各类成规模种植的蔬菜。
“在综合体内,我们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种植,以烟为主,融合水稻、蔬菜、食用菌等多产业,亩均产值超过1.2万元。”播州区局(分公司)局长、经理黄峰说。
土地是综合体建设的核心问题。
有了土地,规模化生产、烟叶轮作才能进行。依托统筹规划,综合体可以对接更大的市场订单,实现订单生产。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遵义市局(公司)以全市规划的110万亩基本烟田为基础,选择自然生态适宜、风格特色明显、耕作条件优越的宜烟坝区建设综合体。
在实施综合体建设的烟叶产区,普遍由“村委会+合作社+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了烟用土地流转中心,按“镇村协调、农民自愿、市场定价”原则,由村委会指导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支持产业综合体建设。土地流转期限均在10年以上,大部分为15年,有效确保了烟用土地的稳定。
以稳定的土地为基础,当地烟草部门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投入,围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要求开展基础建设。
烟草部门投入资金开展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烤房、育苗大棚、机耕道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不仅可以用于烟叶生产,大农业生产同样受益。
“育苗大棚不仅可以育烟苗,也可以育菜苗、辣椒苗;烤房不仅可以烤烟叶,也可以烘干大米、食用菌。”何小亚告诉记者。
在产业布局上,烟叶生产是综合体建设的“主旋律”。综合体内旱季作物首选烟叶,围绕烟叶生产设计耕作制度。
站在凤冈县进化镇临江村产业大道上,进化镇镇长韩先军指着路两边连片的土地告诉记者:“今年道路这边种烟叶,另外一边种水稻,明年就轮换过来了。”
除了烟叶外,各综合体奏响“协奏曲”,产业融合唱好“多声部”,引入与烟叶协调发展、互补高效的水稻、豆类、蔬菜等特色产业,形成了烟稻轮作、种养结合、烟蔬茬作等高效种植模式。
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为了留住人,让群众就近就业务工。
围绕“人”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遵义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着力培养种植主体和产业工人两支队伍,并通过多种模式让群众深度参与综合体建设,让当地群众享受到综合体建设的红利。
在具体操作上,合作社将经营可分配盈余的60%作为农民的分红资金,按照土地入股、劳务分红等不同形式进行差异化分配。
“通过增效模式,我们希望农户有更多的参与感,体现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黄峰说。
在产业工人方面,合作社积极组织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成立产业工人劳务中心,定期组织技能培训,配齐建强机耕、植保、育苗、烘烤等专业服务队伍,为产业发展服务。
“我们将把综合体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作为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引领,唱好‘大合唱’,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遵义市局(公司)局长、经理陈勇说。
重庆烟区
搭建“新平台” 兴业又富农
张在杰 李正
重庆市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渝、陕、鄂三省市接合部,素有“巴夔户牖、秦楚咽喉”之称,县内群山连绵,烟叶是发展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四烟’战略,围绕谁来种烟、在哪种烟、怎么种烟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及时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整合全县优势资源,全力打造烟区产业综合体,引导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农副产品销售终端‘巫溪小店’,让农产品走出大山、直通市场,让农户共享发展红利。”巫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谭波说。
巫溪烟区产业综合体位于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钻石—文峰”烟叶基地单元内,涉及核心烟田3000余亩、多元产业基地650亩、职业烟农52户,集标准化烟叶收购点、育苗工场、烘烤设施、生物质燃烧颗粒加工厂、农家肥加工厂、“生态农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设施资源于一体。
自组建以来,“巫溪小店”立足脱贫一批群众、完成一个使命,建设一批小店、树立一个品牌,建设一个基地、扶持一批产业,完善一个平台、打通一个通道,探索农产品产业化、商品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余明富是塘坊镇塘坊村党支部书记,利用村里海拔低、地势平、水田多的优势,他带领村民种植有机大米致富。可是,面对疫情,有机大米的销路成了问题。
就在此时,巫溪县局(分公司)将塘坊镇纳入烟区产业综合体重点规划区域,指导“巫溪小店”与塘坊村达成初步协议,把塘坊有机大米作为“巫溪小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重点开发产品,统一包装,统一标识,形成自主品牌,借助“巫溪小店”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去年,塘坊村种植有机大米450亩,产量达10万公斤,实现收入100余万元。
“巫溪小店”建成伊始主要是线下实体店,面对疫情,“巫溪小店”及时调整营销策略,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模式,登陆淘宝、微店、抖音、扶贫832、重庆市消费扶贫馆等网络营销平台,由线下转战线上,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模式开辟农产品销售新渠道。
2021年8月底,巫溪县局(分公司)与浙江香溢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洽谈,9月2日,“巫溪小店”27种优质农产品正式登陆“香溢购”平台销售,并在“香溢好礼”公众平台开展推介。2021年9月10日,“巫溪小店”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蚁农网电商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市场拓展、品牌打造、营销推广等方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助力区域品牌发展壮大。
同时,巫溪县局(分公司)联合当地合作社,依托“巫溪小店”,借助渝鲁消费帮扶政策,上游采取订单生产方式,引导农户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包装巫溪腊肉、干货炒货、杂粮面食、休闲食品、手工艺品、水果蔬菜等7大系列的特色农产品;下游积极参加渝交会、渝鲁消费帮扶对接会,并在巫溪县城、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直营店,形成产供销、农工商学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
2020年,“巫溪小店”46种农副产品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扶贫产品;小店产品在西部航空航班上销售、登上央视财经频道“鸿洋”组合直播间;“巫溪小店”直播带货志愿者团队获重庆市团市委“山茶花”脱贫攻坚志愿者“网络带货”比赛二等奖。“巫溪小店”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巫溪县政府评为“十佳示范网店”。
自成立至今,“巫溪小店”累计销售额突破2300万元,通过收购农产品、分红,让229户农户得到了实惠,同时,还带动34个本地乡镇企业、生产基地实现稳定发展,带动130余人就近就业。
乡村振兴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全面的振兴发展。“巫溪小店”作为县政府授权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正插上网络翅膀,延展品牌价值,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路上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云南罗平县油菜花海。曲靖市局(公司)供图
贵州遵义烟区在产业综合体建设中着力培养种植主体和产业工人两支队伍,让当地群众享受到综合体建设的红利。图为产业工人在烟田劳作。吴清海摄
近年来,四川凉山烟区采取苦荞麦与烟叶轮作的模式,助力烟农增收致富。图为西昌正中食品公司苦荞产品流水线加工车间。通讯员 周朋 特约通讯员 周国璐摄影报道
“巫溪小店”直播带货志愿者在直播带货。巫溪县局(分公司)供图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