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国烟草总公司印发《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研发推广,推动烟叶生产向全程全面机械化升级,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方案提出三项工作原则:目标引领,突出重点。以机械化为导向,以烟叶生产减工降本为目标,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通过农艺标准化带动作业机械化,提升烟叶生产标准化内涵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区域统一,分类施策。在一定生态和农艺相似区域范围内,统一烟叶生产作业流程方式、农艺技术参数、生产物资规格,分区构建烟草农业标准体系。试点先行,稳步推进。以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为载体,稳步推动区域农艺标准的集成、重构和统一,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探索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协同推进有效路径。
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统一区域农艺标准。构建科学合理、重点突出、导向明确的区域统一农业标准体系,提升烟草农业标准化作业水平。通过三年行动,力争实现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试点验证和完善推广,标准化生产体系覆盖率达80%以上。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围绕育苗工场、田间生产、烘烤工场三大作业场景和耕种收、苗管烤六个作业环节,协同推进农艺宜机化再造、烟田宜机化改造、农机适配性提升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三年行动,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50个以上,示范县内农机农艺有效融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升,示范县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达70%以上,确保到2025年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实现行业“十四五”规划57%的目标任务。
方案指出,要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出发点,聚焦烟叶生产环节机械作业水平和应用水平,分区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
一是机械化作业典型区域类型划分。根据农机作业环境差异性要素,结合机械化技术装备发展状况、农机农艺融合难易程度、机械化规模作业实施条件,将全国主要烟叶产区分为四个典型作业区域类型。
二是农机农艺融合场景与作业环节技术指标。围绕育苗工场、田间生产、烘烤工场三大作业场景,聚焦育苗、耕整地、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烘烤六个农艺环节,以作业流程方式、农艺技术参数、生产物资规格三个统一为重点,构建区域统一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标准体系。
三是构建区域化农艺标准体系。四个典型作业区分别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重构烟叶生产作业场景农艺要求,统一典型区域特征下的烟草农业技术标准,推动农机设计研发、选型配置与农艺针对性结合,提高烟草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方案强调,要把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作为推动烟草农业农机农艺融合的关键措施,集聚资源要素,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全面提升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试点。示范县要以区域统一的农艺标准体系为基础,增强农艺标准与机械化生产的融合性,推进区域农机装备选型升级,强化农机服务作业,实现农艺、农田、农机、农服“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实施农艺标准宜机化再造。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要制定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烟叶生产农艺标准试验方案,稳步提升烟叶生产农艺农机适配水平,培育适宜机械化采收的烟草品种,推动烟叶生产农机与农艺相互配合、融合发展。推进烟田及设施宜机化改造。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烟区布局优化和土地流转力度,因地制宜开展烟田宜机化改造,拓展机械化发展空间。推动农机装备适配性提升。加大对整地、起垄等通用农机具的选型配置力度,提高成熟环节先进适用农机推广应用水平,统筹发展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大中型复式农机,重点发展适应不同地形地貌条件的实用农机以及适合山区、半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注重“一机多能”配套机械,提高烟用农机装备的作业广适性、农艺适配性。加强农机服务能力建设。加大烟草农业适用机械推广力度,引导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农机企业参与示范县农机研发和专用高效机械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对农机库房、售后服务、维修保养予以资金投入,加强农机服务队伍建设,以服务规模化促进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方案要求,要加快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配套,四个典型作业区分别由山东、湖南、云南、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牵头,成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小组和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组。各烟叶产区省级局(公司)要加强组织领导,协同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阶段式推动机械化生产发展。突破关键环节农机技术装备研制。加大重点技术装备攻关力度,开展烟草农机研发专项,健全完善研发支持机制,推动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完善适用农机选型推广机制。以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为平台,加大农机选型定型和验证推广力度,加快推进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