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的家乡四川越西县板桥镇桃园村千亩连片烟田里,烟农们打顶抹杈、清除脚叶、统防统治,一派繁忙的场景。
会东县乌东德镇麻栎村山地优质特色烟叶。图由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提供
“今年,板桥镇桃园村签订烟叶种植合同67户、2059亩,烟叶长势比较好,7月初开始陆续采烤下部烟叶。”在烟地指导烟农田间管理的板桥烟叶收购站站长杨德伟说。
7月4日,普格县螺髻山镇甲甲沟村,烟叶即将进入成熟期,看到长势很好的烟叶,今年种了200亩的2组村民吉各子且非常高兴。他说,今年估计可以收入40多万元,除了还贷款,还能剩下20来万元,一家人足以过上好日子,比外出打工强很多。
7月4日,在冕宁县哈哈河坝万亩集中连片的烟田,记者见到正在烟地里打顶抹杈的刘学康,他种烟叶已经有20多年了,靠种烟养大了儿女,现在老两口60多岁了,闲不住种了30多亩烟,一年纯收入有7、8万元,小子日过得有滋有味。
凉山土地广袤、光热丰富、雨量充沛,发展现代烟草产业优势独特、潜力巨大。凉山紧紧围绕“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要求,创新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成为全国质量优越、特色鲜明的优质烟叶产区,国家级优质烤烟综合标准化示范州,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
冕宁县烟农采用机械开展揭膜培土作业。马萍摄
创新思路举措 推进现代烟草产业稳健发展
凉山州委、州政府和烟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烟草产业发展,围绕健全组织指挥、机制保障、技术服务三大体系,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联乡帮村、县市领导包片、乡镇干部蹲社帮户的强大抓烟合力。全州已构建形成“党政主导、行业主体、资源整合、齐抓共管”的组织指挥体系、“基本烟田立法保护、耕作制度以烟为主、专卖管理行刑衔接”的机制保障体系和“行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农技服务中心”的技术服务体系。
立足凉山现代烟草产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紧盯市场需求,着力调整优化区域、品种和等级结构,加快推进烟叶生产向最适宜区、连片种植区、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集中。目前,全州有会东、会理、德昌、盐源、冕宁、宁南、普格、越西、西昌、喜德10个县市种植烟叶,烟叶种植规模居全国市州级第二、四川省第一,其中会东县排名全国优质烟叶生产第一县。2020年,会东县收购烟叶70.08万担,作为受益最大的18883户烟农,实现收入10.65亿元,户均种烟收入5.64万元;上缴烟叶税3.15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1.31%。这些都是他们守着土地就业、靠着勤奋增收的成绩单。
“十三五”期间,凉山烟草投入3.59亿元,建成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2.86万件,烟区综合生产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地位更加稳固。大凉山“清甜香”烤烟获得“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蝉联四届“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受到全国工业企业青睐,进入中华、黄鹤楼、芙蓉王、利群、苏烟、宽窄等重点品牌主料配方。
越西县烟农采摘成熟烟叶送去烘烤。邹森摄
巩固发展成效 强化现代烟草产业带动作用
“烟草战线是值得骄傲的战线。烟区烤烟发展得怎么样,决定着农民增收的稳定性。目前,全州还没有一项产业的财税贡献超过烟草,没有一项农业产业的保收增收贡献超过烟草。”这是凉山州委主要领导对烟草产业的评价,为全州烟草系统的干部员工再鼓干劲。
到2021年,全州规模化种植烟叶82.2万亩,户均22.1亩以上。全州烟区共涉及10个产烟县市的118个乡镇、627个村、3.72万户烟农种植烟叶,户均种烟规模首次突破20亩,烟草成为“烟农增收离不得、财政增税弱不得、卷烟工业缺不得、乡村振兴少不得”的骨干支柱产业。
除了烟叶这个主业,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还在烟叶育苗棚、密集烤房、基本烟田的闲置期动了心思,支持引导广大烟农,按照“以烟为主,产业融合、多元增收”的思路,发挥烟草行业的政策、技术、项目、销售渠道等优势,发展多元化产业增收。
“你看,我家种的这些苕子,喂羊都还有多的。”1月中旬,北方一片萧瑟,而在西南边陲的凉山州会理县槽元乡,却是片片碧绿。大曹村六组村民兔子宗正在田里收割光叶紫花苕。
他家除了种烟叶,还饲养了10来只黑山羊,这两项也是家庭经济的支柱。
“趁年前价格好,把能卖的蒜薹都卖了。今年一亩五的蒜薹,到现在已经卖了1万多,如果后期价格稳定的话,能卖2万多元。”2月3日,正在田里剐蒜薹的德昌县麻栗镇民主村一组的李明秀夫妇,说起蒜薹收入,喜悦溢于言表。
德昌县麻栗镇地处凉山州中部安宁河谷平原。多年来,当地烟农探索形成了“烟叶-蒜薹”“烟叶-草莓”的轮作模式。前一年8、9月,烟农采摘完烟叶,随即耕地种蒜,待元旦前,早熟蒜薹上市,直供全国各地。采收完蒜薹,再挖蒜头售卖。紧接着,3月中下旬翻耕土地,4月底栽烟。这样,一块地一年就有3笔收入,也形成了一个闭环的轮作模式。
而地处凉山州南部金沙江畔的宁南县跑马、倮格等高二半山区,在一片片金色烟叶收获后,烟农们种上了秋苦荞,亩收入能达到1000元。
“‘十三五’期间,我们开展油菜、光叶紫花苕、秋豌豆、蒜薹等烟后茬口作物种植,大力发展香菇、羊肚菌等高附加值产品,烟农累计增收37.43亿元,户均年收入1.57万元。”谈起多元化产业增收情况,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生产科科长杨柳如数家珍。
2017年以来,烟草行业以烟草主业为依托,利用“两场一田一机”(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基本烟田、烟用农机)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等多元产业,促进烟农则增加收入,为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2019年,冕宁县引入专业化气象服务,取得了整县试点雹灾“零损失”的成效后,建立全州烟区联防联控的精准防雹体系,实现气象灾害精准测报、精准指挥、精准作业,确保雹灾损失控制在三年平均损失的50%以内,为区域内大农业减少雹灾损失8亿元。
“‘烟叶生产+专业气象服务’实现了烟叶生产防灾减灾,提质增效,效果不仅体现提高烟农收入、提高烟叶质量,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还有效兼顾了同季节、同区域的水稻、石榴、苹果、葡萄、蔬菜等冰雹灾害的防控,服务于整个大农业生产,助力凉山地区脱贫攻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郭明全介绍。
会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益门烟叶收购站将烟叶质量追溯至烟农,图为网格员金鑫指导烟农开展烟叶田间管理。龙岗摄
着眼富民强州 做优做强凉山现代烟草产业
凉山州现代烟草农业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市场导向、质量提升、生态安全,不断优化优质特色烟叶供给结构,不断增强绿色生态烟叶供给能力,确保产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财税不断增长,打造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骨干力量。
坚持科技兴烟,依托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凉山烟叶生产技术中心等科技平台,重点推进凉山山地原生态特色烟叶开发、神八-大凉山“清甜香”烟叶太空育种、全国首家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州建设、川烟1号和凉烟1号烟草新品系选育与筛选、烟叶生产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植烟土壤保育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建设凉山“清甜香”型山地原生态优质特色精品烟区,切实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潜力。
着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推广烟-草-畜-沼、烟-菜、烟-粮循环轮作,给予土地自我修复时间,确保烟叶种植有好田好地;实施“沃土工程”“绿化烟区”行动,稳定扩大绿肥推广面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保护和提升烟田地力;落实生态保护要求,加大以煤代柴、新能源烘烤推广力度,保护好绿水青山;加强烟草援建水源工程、土地整治、烤烟育苗大棚、烟基设施管护等建设力度,提升烟农生产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水平。
科学编制烟农增收规划方案,建立健全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机制,提高行业扶持投入,扎实推进烟农增收脱贫。打造冕宁县现代烟草农业促农增收综合示范区,德昌县现代烟草农业新能源开发试验区,会东、会理县现代烟草农业主业增收和提高复种指数促农增收示范区,普格县特补乃乌村现代烟草农业精准扶贫示范村,以点带面创新增收举措。引导合作社利用基础设施、育苗大棚、烘烤工场,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经作物,开展集中采购烘烤用煤等多元化经营,因地制宜引导烟农规划调整前茬后作种植结构,提高多元化经营和资源化利用的收入,帮助烟农脱贫奔康。
“十四五”期间,凉山烟区将以“三稳”(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为重点,全面完善提升54个烟叶基地单元180万亩以上基本烟田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巩固提升凉山州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努力实现“2821”发展战略(“2”始终保持200万亩基本烟田,“8”常年种植烟叶88.5万亩,“2”烟叶收购240万担以上,“1”实现烟农、财政收入100亿),为凉山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烟草行业的力量。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