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无烟,为成长护航,共建共享健康城市”。上海市将重点围绕无烟环境建设,不断推进“控烟行动三部曲”:即“室内全面禁烟、室外不吸游烟、吸烟请看标识”。
“控烟行动三部曲”之室内全面禁烟
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数百种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包括至少70种是致癌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几乎全身各器官都会造成健康损害。
1、法定禁烟场所有哪些?
为保护公众健康,《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包括电子烟)。此外,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包括电子烟),违者个人最高罚款200元,场所最高罚款30000元。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儿童福利院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
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
体育场馆、演出场所的观众坐席和比赛、演出区域;
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域;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公共场所。
2、遭遇二手烟等控烟问题怎么办?
任何个人可以要求吸烟者停止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要求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履行禁止吸烟的义务,并可以对不履行禁烟义务的单位,向监管部门举报。
市民公众可通过“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市政大厅”、“无烟上海”微信公众号“功能菜单”、“健康云pro”小程序“健康管”中的“控烟热力地图”以及12345控烟投诉举报平台,提供法定禁烟场所的控烟问题线索(如室内吸烟、室内有烟蒂烟灰烟具、室内无禁烟标识等),以加强社会监督,督促场所进行控烟管理和整改。同时,也可作为控烟监管部门执法检查和控烟志愿者巡查、宣传的重点目标,实现精准高效的控烟社会共治,共建共享无烟环境、助力健康上海建设。
“控烟行动三部曲”之室外不吸游烟
控烟条例实施以来,本市室内控烟状况不断向好。当室内禁烟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习惯,室外空间却成为了二手烟暴露较为突出的场所。
1、什么是“吸游烟”?
“吸游烟”,即在室外边走边吸烟的行为,吸游烟会使周围人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市控制吸烟协会曾发起过一项针对“游烟”的市民调查,超6300多位市民参加,结果显示,市民经常遇到“吸游烟”现象的比例达74.5%,超过92.4%的市民对“游烟”感到反感。马路人行道,地铁站、火车站、机场航站楼出入口,商场、写字楼出入口,公园、绿地、健身步道,医院、学校门口等为市民最常遭遇“游烟”的场所。
2、大咖说“游烟”
为此,《上海市民健康公约》“八不十提倡”和《上海市民健康生活新风尚》“25条健康金句”中将“不随处抽烟”“不吸游烟,勿做行走的污染源”列入核心内容,受到市民广泛赞同和践行。
“控烟行动三部曲”之吸烟请看标识
1、启动“室外吸烟点示范建设项目”
为进一步减少二手烟健康危害,控烟“疏堵结合”。自2022年起,本市启动健康上海行动专项——“室外吸烟点示范建设项目”,在“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综合商圈、体育场地、公园绿地、会展场馆、交通枢纽、文博场馆等场所建设示范性室外吸烟点,配套吸烟点标识及引导标识,促进逐步形成吸烟前往室外吸烟点或远离人群处的行为习惯。同时,推动室外吸烟点建设规范的制定,在吸烟点提供戒烟服务信息,鼓励和帮助烟民尽早戒烟。
2、发布“标准化室外吸烟点标识和引导标识”
上海市正式发布标准化室外吸烟点标识和引导标识。这套统一化的视觉标识和引导标识也是室外吸烟点规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公共场所发挥提示、引导、指示和规范吸烟行为的作用,助力控烟精细化管理,共建、共治、共享健康城市。
目前首批100个“示范性室外吸烟点”已在南京路步行街、金茂大厦、“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等沪上地标投入使用,并作为示范带动其他场所单位按规范设置室外吸烟点,引导规范室外吸烟行为,远离人群、不吸游烟。
健康城市 共建共享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生效实施以来,控烟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强化社会共治,形成控烟宣传和监督执法“六个一”模式,以海派特色打造无烟城市,控烟成效全国领先,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任务目标。
然而控烟工作任重道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持续强化监督管理,更需要每一位市民朋友的共同参与和理解支持,携手营造无烟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健康上海。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