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是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业务指导中心,承担健康素养监测和效果评估工作,开展健康适宜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为“健康武汉”建设贡献科普力量。
近年来,健康教育所推动各项控烟措施落地有声,助力打赢全民“控烟战”;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为掌握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变化趋势提供重要依据;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科普宣传工作,以巧创新、接地气、入民心的健康教育赋能健康武汉行动。
“生命科学小记者实战训练营”活动现场。
开展连续监测,绘制武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谱
7月7日,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培训班在市疾控中心举办,来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近百名调查员参加培训。接下来,他们将带着调查员证和平板电脑,深入到随机抽取的家庭户,邀您填写一份《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李俊林介绍,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要求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0年达到20%,2030年达到30%。
武汉市连续多年参加国家级、省级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为掌握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变化趋势提供了重要依据。鲜为人知的是,这项工作正是由市疾控中心健教所牵头推进。
李俊林介绍,今年,武汉市按照行政区、街道、居委会、家庭户的顺序分层抽样,随机抽取2500多位15—69周岁居民,进行健康素养与烟草流行调查。入户调查工作于9月初正式启动,预计11月下旬完成。调查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得出2022年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政府制定相关健康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据了解,去年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为2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4%和湖北省平均水平29.1%。《武汉市人群健康素养状况的综合评价研究》项目获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推动控烟措施落地有声,助力打赢全民“控烟战”
今年8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多省市控烟立法交流会上,武汉作为全国较早立法、并首次将电子烟纳入控烟条例的城市,向与会代表分享经验。
推进烟草控制工作,是市疾控中心健教所另一项重要职能。李俊林介绍,2020年1月1日,《武汉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规定全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含电梯轿厢)、公共交通工具内以及部分室外区域禁止吸烟,同时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被称为“最严控烟令”。
两年来,武汉市推动各项控烟措施落实、落地、落细,为武汉控烟专项行动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一方面,推动《武汉市控制吸烟条例》在全市范围内落地有声,去年对全市220个重点场所暗访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单位达到无烟单位标准,全市无烟党政机关创建率为90%。
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控烟宣传,提升全社会健康责任意识。2022年5月30日,市疾控中心联合湖北省博物馆开展“如果文物会说话——NO SMOKING!保护文物、拒绝烟草”公益直播活动,并参加全国5个城市举办的控烟活动连线。活动中,反映全市控烟工作的3分钟视频播出后受到好评。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相关视频全网推送,24小时观看量达到108.7万次。
创新健康教育活动形式,让科普知识更有传播力
吸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吗?日前,市疾控中心专家做客武汉广播电视台,为孩子们送上新学年《健康第一课》。
李俊林介绍,《健康第一课》是该所近3年着力打造的武汉市健康教育特色品牌,每年推出一个健康主题,以中小学生的视角切入,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进健康教育常态化。据统计,节目播出当天各平台观看、点击量超过百万,收视率创同时段武汉地区第一。2021年,《健康第一课》获国家级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优秀案例。
去年,市疾控中心原创吉祥物“吉宝”正式亮相,并以疫情防控和合理膳食为主题,设计制作两组表情包,在中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各类宣传资料中广泛使用。目前,以“吉宝”为主角的系列科普动画正在加紧制作,使科普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今年暑期,市疾控中心健教所与长江日报共同举办“生命科学小记者实战训练营”活动,组织小记者们以实地探访、模拟演练、参观实验室和标本馆、聆听专家讲解等方式,深入了解疾控人工作日常,并以写作文的方式分享心得体会,以“童言童语”传递健康科普。
“科普知识关系全民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李俊林表示,下一步,健康教育所还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让健康科普更有传播力、生命力,赋能健康武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