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和林语堂这两个人相似之处太多,若要细加比较研究,每一点都非长篇大论不可。这里拿来比较的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即作为曾经的吸烟者,他们对吸烟与戒烟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梁林二位开始吸烟的时代,纸烟已渐渐统一“烟坛”。他们都留过洋,带些洋派,所以烟斗、雪茄都是领略过的。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叶,也就是二位先生都先后实行戒烟之际,吸烟对健康的严重危害,已经不断为科学界披露。
林先生的戒烟是失败的。他大约戒了三个星期就“悔悟前非”了,反过来称自己的戒烟是“昏迷”,是“懦弱”,甚至是一种“下流的念头”。二十天中的这种反复,若以现代认知来说,烟草中尼古丁的致瘾性,会使吸烟者难以摆脱对烟草的依赖。吸烟者的复吸,并非一定关系于意志力的强弱或人品,尤其是林先生吸烟的友人们“吞云吐雾”的诱惑,使他“嗒然若有所失”,终于又重操“旧业”,此后再也不曾戒烟。
作为烟草依赖患者,戒而复吸,就应当找医生咨询,寻求戒烟帮助。然而林先生的为人,是不肯这样做的。他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更不屑于寻求帮助。他主张以自我为中心,是个我行我素的人。当初他立意戒烟,大概觉悟于吸烟的危害,并觉得戒烟不难;等到熬不过烟瘾时,他又替自己找一番说辞,把复吸说成是自己“新的觉悟与复归”。
为了证明这新的复归的合理性,他故意找出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强为之辞。他说,“试问读稼轩之词、摩诘之诗而不吸烟,可乎?不可乎?”又说,“谁都知道,作文者必精力美满,意到神飞,胸襟豁达,锋发韵流,方有好文出现,读书亦必能会神会意,胸中了无窒碍,神游其间,方算是读。此种心境不吸烟岂可办到?”这样的强词夺理,颇令人发噱,就像一个顽童东拉西扯地找出些不成理由的“理由”,为自己“碎了花瓶”辩护。试想,唐宋之世是并无烟草的,但当摩诘吟诗、稼轩填词之际,难道不曾意到神飞,锋发韵流?庄周、司马迁之文,屈原、宋玉之赋,李白、杜甫之诗,东坡、稼轩之词,王实甫、马致远之曲,哪一样是靠着吸烟写出来的?写尚无须,何况乎读!但是,林先生偏偏就这样为他的复吸辩护。你要真以为吸烟同写作、阅读有如此重大关系,不免上当。
梁先生的为人,似乎更拘谨、认真,不像林先生更多受老庄的影响,就像林的文章天马行空、恣肆不拘,而梁的文章细密严谨、流畅委婉一样,虽然他们都欣赏幽默。
梁先生一生只戒过一次烟,从此再未吸过。他并非烟瘾不大,当其戒烟之时,已有几十年吸烟的历史,吸烟量已从一日一包进而两包,再进而一听——五十支,烟瘾可谓大矣。但是,他没有选“黄道吉日”,也没有“诹访室人”,只是闷声不响,一股脑儿把剩余的纸烟丢在垃圾堆里,烟嘴、烟斗、烟包、打火机则分赠别人。后来也曾因烟瘾而六神无主、手足失措,但终于没有再吸,一次成功。
一切爱惜自己同时也爱惜家人、爱惜他人生命的朋友,在戒烟问题上当弃林而取梁。
编后:
林语堂和梁实秋,同为“闲适派”散文的代表大家,他们的作品,在蕴含中西文化意蕴、接受明清小品文影响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美学思想的不同,他们在作品题材、文体笔调、语言风格上又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林语堂曾自豪地说:“我的最长处就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确,作为一个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教会学校读书、广泛接触外国传教士、大量阅读西方科学书籍的文人,他对西方文化可谓了如指掌。晚年他编撰汉英词典,足可说明他的文化底蕴有多深。当然,对西方文化的熟悉,并不意味着对中国文化的数典忘祖。他在清华大学期间大量涉足中国古书、从《唐诗》、《红楼梦》到《人间词话》,甚至名不见经传的杂著,弥补了他在中国文化方面的不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是最先把“幽默”翻译过来的,并于30年代加以提倡。在他的带动下,“幽默小品”以上海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开去,1933年文坛被冠以“幽默年”。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
与林语堂的自信不同,梁实秋表示:“我向不侈谈中西文化,更不敢妄加比较。”他这一表白其实非常“谦虚”,因为洋洋30万字的《雅舍小品》,143篇散文精品,不可能脱离中国坚实的文化底蕴,不可能不以西洋文化做比照。梁实秋散文的幽默境界,在现代散文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幽默多以学者手笔出之,文中经常穿插着中外文化史上趣味的轶事、掌故、俚语、人物。宏富的学识和非凡的记忆,使梁实秋的幽默带着很浓的书卷气。因为从小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留美期间西方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使得梁实秋崇尚“节制的力量”。而“所谓节制的力量”在他那里则表现为对理性的天然偏爱,“就是以理性驾驭情感,以理性节制想象”。又因为出身和成长的经历,梁实秋的文字里看不到时代的悲苦与艰辛,而是更多地充满了资产阶级小布尔乔亚的情节。比起林语堂来,梁实秋的文字语言则更通俗,更圆润,深得传统文学精髓。
林语堂和梁实秋,曾经一度在大陆文坛寂寞无声,前者因为提倡“幽默”“闲适”而被主流文学拒之门外,后者因为“抗战无关论”而被扣以“反动文人”的帽子。拨开历史的尘烟,单从文字的角度,我们发现他们其实均有自己的可爱之处,所谓文品如人品,他们对待吸烟与戒烟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对待人生和生活的态度。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