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3月11日与《电子烟管理办法》同时公布的,还有《电子烟国家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这份意见稿也明确指出,雾化物设计不应对未成年人产生诱导性,不应使产品特征风味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
但事实上,多种多样乃至猎奇的口味正是吸引青少年和女性群体尝试电子烟的首要原因。控烟专家认为,该《办法》中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等规定,将有效阻止烟草向未成年人、女性等群体蔓延,遏制吸烟人群的扩大。
为依法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活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3月份,由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教育部四部门联合部署的严打涉电子烟违法犯罪行为专项工作正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
此次专项行动中,各地的联合执法人员基本都会要求所有销售电子烟的商户在店内显著位置粘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标识,并建议商家把核实购买者身份信息成为销售电子烟必经程序。督促商家撤回在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发布售烟广告行为,切断电子烟网络售卖途径。但尽管如此,检查人员仍然发现部分电子烟销售网点在判断购买者是否是未成年人、核实购买者身份证件等方面还存在疏漏。
《电子烟管理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对电子烟行业乱象予以重视、整顿和监管,但如何管理、处罚力度等具体执行层面的内容还有待细化。
3月16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首次发布《中国控烟法治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披露,4个直辖市、22个省会(首府)城市已经出台了专门的控烟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报告》指出,中国关于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启动较早。1987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随后经过2016年、2017年两次修正,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均被保留,这也说明中国政府承认“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一项控烟的强有力措施。
同时,《报告》也指出,囿于控烟立法以城市为主,效力层级较低;控烟法治监督制度不完善;控烟立法与其他烟草制度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等,想要真正实现全面无烟城市依然任重道远。
《报告》执笔人、广州大学科技创新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轩研究员认为,法律的实施,需要观念的转变。推进控烟,不应操之过急。如果想让控烟工工作比较快见成效,还是应该从提升公民控烟意识和强化执法两个角度来入手。目前虽然很多城市都有现成的控烟法规规定,但是并非所有城市都在严格地执行。把已有的规定执行好、落到实处,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国际方面,四大国际知名烟草集团分别公布了2021年财报,从财报中我们发现,在新型烟草表现方面,目前全球主要加热不燃烧市场由英美烟草和菲莫国际占据:
全年营收对比:
英美烟草 349亿美元
菲莫国际 314亿美元
奥驰亚 211亿美元
日本烟草 202亿美元
用户数量:
英美烟草:1830万
菲莫国际:2120万
目前国际烟草巨头的现金流业务虽然还是以传统卷烟为主,但是逐年来随着加热不燃烧在全球市场的火热,向新型烟草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各家烟草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
“你方唱罢我登场”,随着全球控烟工作的开展,传统卷烟逐步走向没落,但新的替代品却从来不会缺席。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