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控烟领域有两件事情值得关注。
一是关于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大而清晰的警示图片再掀波澜。
有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建议国家烟草局出台相关制度规定,要求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大而清晰的警示图片,降低人民群众尝试吸烟的欲望。”对此,9月17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回复称,“目前,我国境内卷烟包装完全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规定要求,且能够达到告知消费者烟草危害健康的警示效果,“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人和青少年的吸烟率均稳步下降。”国家烟草专卖局称,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加大预防和劝阻未成年人吸烟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烟草控制工作。
这一回应迅速登上热搜榜,获数百万人关注。许多媒体发表评论认为,在这一方面“我国最好早日与大多数国家接轨”,希望我国烟盒上也要印上一些腐烂的人体器官等令人恶心和恐怖的图片。烟草在线网站发表文章认为: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国情和文化,国外这种“审丑”方式的劝诫与警示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就象在国外,面对别人的当面夸赞外国人会高兴地说“thank you”而中国人则大多会谦逊地说“哪里哪里”。面对令人恐怖和恶心的烟盒包装,国外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告诫和警示,而中国人则会觉得这是一种恐吓,并且涉嫌对吸烟者的冒犯和不尊重。
二是无烟党政机关的建设。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控烟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把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控烟行动,明确要求到2022年要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并持续保持。2020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文明办、全国爱卫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的通知》,部署各地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建设,明确无烟党政机关需满足制订无烟机关建设管理制度、室内区域全面禁止吸烟、机关范围内禁止销售烟草制品且无烟草广告、机关无烟草赞助等四项基本要求。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各地上报结果,截至2021年5月底,全国各级无烟党政机关建成率达41%,省级及以上无烟党政机关建成率已超78%。
9月份,很多省份全面推进省级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公布了一批省级“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工作,既是对相关控烟目标的落实,也是一种对于严格控烟决心与态度的传递。毕竟,作为面对广大群众提供服务的机构和窗口,党政机关的文明形象,有着鲜明的引领、象征和示范意义。
国际方面,日本的“分烟”理念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分烟”就是把吸烟的和不吸烟的人群分开,让这两个群体的人各得其所。因为有严格的控烟措施,日本奥运会会场外只设立了一个小小的吸烟区,从空间上限制了烟民的活动能量,目测到的烟民大大减少了。但除了分区措施之外,还有一项人性化的举措就是“分烟巴士”,就是把巴士车改造成可以移动吸烟的场所,车内可以容纳20人左右一起吸烟,巴士入口设立了风障装置,防止烟气外流,车内的空气通过清洁机从车辆上方排出,烟灰的清理也非常简单,LED照明、空调、监控设备、消防器材均设备齐全,从而达到舒适感和安全性的目标。
分烟巴士?看东京奥运会的控烟措施
不是“吸烟巴士”而是“分烟巴士”,充分保护了吸烟人群与非吸烟人群两方的权利。在“分烟巴士”的展示会上,新宿区议员永原たかやす说——在大型活动召开的时候通常都会面临吸烟场所不足的情况。为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构建能够共处的环境(即烟雾不排到外面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禁酒令失败的案例,也对控烟工作提供了一种启示,即对吸烟宜采取控制和引导措施,而意在禁止的非理性过激措施并不适用。政策和法令要达到既定目标,必须尊重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体行为的规律。吸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烟草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拥有广泛的社会消费需求。如果不顾社会的真实需求,对吸烟采取意在禁止的非理性过激措施,不但不能达到政策目的,反而可能使社会蒙受损失。改变和消除吸烟行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烟草控制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逐步采取控制和引导措施,这既是顺从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尊重真实人性的具体表现。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