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区,可以没有咖啡厅,可以没有餐馆,唯独不能没有便利店。无论狂风暴雨,还是因疫锁城,保持全年全天候不打烊的商业型态也一定有便利店。便利店不只是销售商品,它还卖温度。便利店已然成为现代商业的基础设施。
1、楼下如果没有便利店
不妨设想一下这个命题:假如你所在的社区没有便利店,那会是一种什么生活状态?
有人这么抒情地描述:楼下的便利店总是体贴而又靠谱地存在,从一日三餐到休闲零食,从生活用品到消遣玩具,慰藉着每一个焦虑、孤独、无助、匆忙的都市灵魂。
实际上,现代便利店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已经超越了一家传统便利店的范畴,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便利店就像一座座深夜灯塔,总能让深夜回家的人找到一束有温度的光。
这种体验在疫情背景下感觉会更加不同。两年多来,每当疫情来袭,百店打烊,但多数便利店始终都是开着的,成为为数不多能够持续保民生供给的便民通道。
一个小区可以没有咖啡厅,可以没有餐馆,唯独不能没有便利店。便利店已然成为现代商业的基础设施。
作为商业零售的一分子,便利店有超市所不具备的便利性:
超市一般布局在城市或区域商业中心,便利店则多落在社区,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5至10分钟便可到达。
超市商品的特点是尽量做到多而全,出入口分开。便利店商品则突出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品种只在2000种至3000种左右。商品陈列力求简单明了,让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实行进出口统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3分钟左右。
与超市的最大区别,超市每天会打烊,而便利店一般的营业时间为16至24小时,全年无休。
很多便利店还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诸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代收公用事业费、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多层次的服务。
2、国内便利店从深圳开始
1992年,便利店7-11在深圳开出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分店,中国便利店行业由此胎动。此后,随着日本罗森和中国台湾地区全家便利店的陆续到来,2000年后,中国本土便利店品牌纷纷崛起,国内便利店行业逐渐开启了一个黄金时代。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19.3万家,较上年增加6.1万家,同比增长46.21%;其中,传统便利店14.4万家,增速约9%。增速与2019年基本一致,但受疫情影响,增速较前两年有所放缓。
中国便利店行业正迎来一个朝阳时代。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2000-3000美元时,为便利店导入期;当人均GDP达5000美元时,进入便利店快速成长期;当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进入行业激烈竞争期。
1996年,我国人均GDP为709美元时,农工商超市(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可的便利店在上海开业。同年,由日本罗森株式会社同上海华联合资设立的公司在上海市长宁区开出罗森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
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509美元时,日本全家进驻上海,7-11进驻北京。20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便利店迅速增长。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时,中国便利店行业迎来了激烈的竞争期。
与此相应的一组数据是,中国便利店销售额占实体零售额的比例从2010年起,便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速,2011年起超越百货和超市增速。2013年起,占实体零售额的比重加速上升,2016年便利店份额占到了0.65%。而百货和超市销售额增速则从2011年起快速下降,百货在2015、2016年增速为负。
按照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成熟经验,每3000人口布局1家便利店是较为理想的经营状态。考虑到中国大陆市场的购买力,在很多城市,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已经渐趋饱和。
3、便利店还有多少发展潜力
门店总数趋向局限,但对一些便利店企业来说,行业发展潜力还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便利店起源于美国,发展成熟于日本,其特点却在中国台湾地区发挥到了极致。
美国的南方公司于1927年首创便利店原型,1948年将店名定为7-11,1964年起开放特许加盟。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获得7-11在日本的特许经营协议;1979年,统一超商取得7-11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永久特许经营权。
截止2021年,7-11在全球2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6.9万家门店,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不过,在中国市场,7-11的优势并不明显,国内一众本土便利店企业已经成为外资便利店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2020年,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的通知》指出,力争到2022年,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总量达到30万家。
空间巨大,政策力挺,国内便利店行业依然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