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作为全国最大的地市级烟叶产区,常年收购烟叶约340万担,涉烟农户11万户,是22家工业企业卷烟骨干品牌配方的核心原料基地。
近年来,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生态环境优、烟叶体量大、技术条件硬的加持下,厚积薄发,蓄力并进,紧紧围绕“工业的需求、烟农的诉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工作主线,着力在烟叶收购模式上勇创新、优流程、提质量、强管理,持续加大智能收购研究应用力度,成效显著。
试点垂范,成果转化稳准扎实
走进马龙区鸡头村烟点收购现场,直击眼球的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智能收购机,辅助工们正将烟叶一片片地放入传送带中,等待一台台火眼金睛的“级别扫描仪”进行分定级。
顾名思义,智能收购是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于一身,通过相机、镜头、光源等光学成像系统提取烟叶外部特征,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标数据模型,逐片判定烟叶等级,以更加客观的评判标准、更加公正的收购环境、更加规范的收购模式,革命性地打破了传统收购模式人为判定所带来的主观束缚,真正实现了烟叶分级的客观、公正。
早在2014年,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聚焦“等级判定的客观性、收购过程的公平性、烟叶质量的均衡性”等问题,立足烟农轻松卖烟、工业烟叶适配挑选和质量均衡的诉求,开始了智能收购的探索之旅。经过几年不断的优化完善,于2021年开始将智能收购探索成果转化为落地实践,试点实收烟叶2.2万担,并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在持续巩固历年智能收购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扩改扩增,引入189条智能分级线,配套“机分机定、机分人定、人分机定”3种智能收购模式,试点推动智能收购烟叶14.63万担。
今年的鸡头村烟点,在集中布置67台智能收购机器的基础上,配套筐烟智能打包机和筐烟调运的合力“扳手”,有效撬动和铆合收购前端和调拨后端“连杆”,搭建集烟叶智能收购和智慧物流前后端一体的“一站式”烟叶收调模式,实现烟叶产业链机械化、智慧化、信息化。对于烟农来说,无需对烟叶进行初分初拣,极大地减少了烤后环节的劳作量。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减少了烟叶分级用工成本,实现每1万担烟叶节约分级用工1300余个。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最大程度满足配方的个性化需求,并减少每担50-100元的二次挑选费,可谓是“三赢”的好举措!
省心省力,稳农增收更显成效
基于传统烟叶收购模式,如何革除烟农对烤后烟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初分初拣的弊端,如何提升烟农满意度,稳定烟农和提升种烟积极性是智能收购模式探索的一大出发点。
“缪元玉,分级设备5-10号。”随着收购调度机分配指令的响起,科学布置的烟叶智能分定机器开始了次序轮作,按序完成属于它的使命。
“去年我就是在这里通过智能收购机器交售的烟叶,虽然效率不高,但省去了我在家中分级的劳动力,下杆回潮就直接拉过来交售,实实在在地减少了我的分级劳力和费用。”51岁的铁杆烟农缪元玉满载金黄的烟叶,脸上满是幸福的喜悦,对正在交售的烟叶满怀信心。
“我现在岁数大了,视力也不好,娃娃不让种烟了,怕我苦不动。但现在是机器收烟,不要我自己分级,省时省力,机器分级卖下来的单价比我自己分级卖的还多,公平公正,人人一样。”烟农李成发笑着说道,“现在的形势真是一年比一年好,栽烟不使牛,分级不发愁,今年我种了10亩烤烟,明年还是机器收烟的话我还计划要多种一点。”
据了解,从去年智能收购模式推广运行以来,不仅让每一片烟叶的内在品质得到凸显,更让辖区烟农对智能收购交售结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亩均收入提高了,种烟积极性自然也就高涨起来了。
公正公平,社会效益更加良好
“你好,请问是通泉烟叶站吗?我听老乡们说现在都是智能收购,明年我也不想外出打工了,想回来种点烤烟,可以吗?”90后的朱克祥常年在外务工,缺乏种植经验的他在听说烟叶通过机器收购,也产生了回家种植烤烟的想法,这样既能赚钱,也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我们已收到好多外出务工人员的问询,都说明年要回家申请种植烤烟,他们之前都没种过烤烟,担心交售烟叶不懂级别,怕收购不够公平。实际上,通过智能收购,机器交售,分级客观、公正,流程透明、阳光,让不懂级别的年轻烟农也可放心栽烟,卖烟。” 通泉烟站负责人赵英佑高兴地说道。
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对于智能收购的探索中不止于此,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工业的需求,烟农的诉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工作主线,把种烟机械化、烘烤智慧化、收购智能化作为稳定烟农队伍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稳固核心烟区,持续稳固烟草生产基础,全力助推“打造全国需求最旺烟区,全面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又快又好地实现。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