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烟叶复烤公司在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廖世勇主导编制的《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高质量发展实施》中提出“六大发展目标”,把创新复烤摆在了首位,在公司内部创新创造氛围已蔚然成风。
“顶层”带动,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云南复烤多年来积极探索劳动密集型转型为‘黑灯工厂’智能制造生产模式,把锻造科技‘尖兵利刃’作为重大任务来抓,在推动重点品牌原料适度集中配打、聚焦重点品牌需求、深度推进模块配打、挖掘原烟组配加工潜力、推进卷烟制造工艺前移、促进卷烟生产和复烤加工有机融合上攻关,从而带动打叶复烤技术进步,提升片烟原料供给质量,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廖世勇如是说。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云南复烤狠抓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在打叶复烤模块化配方、均质化加工、智能化制造和提质增效等四个方面的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同时积极探索确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科技创新管理新思维、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政策红利,释放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0年,云南复烤严格按照省局(公司)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相关要求,先后完善修订了《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人才库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文件,达到了制度文件符合科研规律、自主研究经费高效规范、创新管理体系灵活配套的目的,有效提升了公司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自我保障能力。
“十三五”期间,云南复烤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相关制度建设,强化科研项目立项管理,注重科技研发经费风险管控。对公司科技项目严格按照“精准选题申报、精心评审立项、精细组织实施、精确验收结题”,“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对所有在研及申报项目进行统一的管控和组织实施。同时强化项目经费预算、支付、审计的严密性和合理性,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经费日常流动进行严密记录与核查,在操作层面进行严格监督,做到上传下达,清晰准确,确保经费使用状态处于时时透明、可控。
云南复烤公司在知识产权领域一路走来可谓硕果累累,短短五年,累计获得53项知识产权,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5项,在云南省烟草商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逐步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近年来,公司知识产权数量屡创新高,2020全年知识产权数就达18件,预计2021年还会再创新高。
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取得有利于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同时知识产权是公司储备核心技术的重要手段,是形成持续创新机制,巩固和保持技术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抓手。
“上下”联动,创新渠道全覆盖
近年来,云南复烤在众多的管理工具中,综合比较各项管理工具优劣的基础上,由小到大打通了精益改善建议、QC小组活动、科技创新项目等创新渠道,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展现自我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期间,云南复烤重点从实际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对一系列课题进行攻关,实用性技术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与上海烟草集团开展 “全等级烟叶分选试验”,与江苏中烟开展“叶片复烤关键工艺优化实验”,拓宽深化了与卷烟工业的合作,逐步缩小在工艺指标上的差距;成功研发应用了“闭式五面筛滚烟梗分选机”,较传统振动筛分具有占地面积小、噪音小、节能环保等优点;研发应用了“无损自动组箱机”,实现成品烟箱的零夹抱、零污染;开拓创新烟叶分选思路,研发“环轨式物流烟叶分选”,分选现场管理得到了较大提升;构建打叶复烤加工远程监打平台,通过集成应用传感器在线信息采集技术、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数据库集成技术、高清视频采集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VPN通信技术等信息手段,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信息。五年来,公司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20余项,其中“复烤企业生产设施设备维修费用定额研究与应用”获省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2015年以来,公司每年开展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多措并举,在过程管控中形成了“强化管理层认知、强化培训宣贯、强化选题指导、强化平台管控、强化验收评审”五个强化的组合拳,同时持续深化“构建活动开展长效机制、构建全员参与激励机制、构建成果推广应用机制”构建三个机制,QC活动得以持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五年来,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又一批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 QC 骨干和小组成员,建立起了一支有丰富经验的QC小组活动诊断师队伍,他们活跃在各基层组织,积极推进QC小组活动,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来引导、传播、组织QC小组活动,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程度,带动了QC小组活动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公司培养具有QC小组活动初级诊断师64人、中级诊断师16人,取得中质协QC小组活动高级诊断师2人。近五年来,云南复烤QC小组活动成果共计4次获得国家级荣誉,20个课题获得省级以上表彰。时至今日,QC小组活动依然焕发着强劲的青春活力,蕴藏着旺盛的战斗力和巨大的可持续发展能量。
精益改善建议作为改善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每年积极组织成果评审交流。五年来,精益改善建议充分体现了创新复烤目标,具有提高产品质量对珍惜每一片烟叶的诠释,又有降本增效在做精每一道工序的载体。近年来,主要从“着力构建全员参与机制,着力营造精益宣传氛围,着力构建精益管理奖励机制”“三个着力入手”,给每位员工人尽其才的机会,充分发挥培养人、锻炼人、激励人的作用,形成“全员参与—创新改善—评价激励”的精益改善创新体系,通过强激励、重示范,不断激发新的改善热情,深入挖掘管理效益。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实际,通过精益改善建议实施小改小革,自2018年以来累计获得全省烟草商业优秀精益改善建议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十三五”期间,共计15项精益改善建议受到省局(公司)表彰,共计5位干部职工勇夺烟草行业年度精益改善达人称号。
“横向”互动,共享创新发展成果
云南复烤有序推进公司烟草学会、中心试验室、联合研究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在创新体制机制、质量检测、物流流转、信息技术方面变革创新,进一步激发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动力。
公司率先在复烤行业实施CNAS认证实验室建设。加强基于光谱信息控制的配方加工设备和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复烤技术研究。建立了三个类别的近红外检测模型(初烟模型、成品模型、进出口模型),三个模型共收集了覆盖云南各地区各等级的样品7000余个,采集光谱图7000余条,经过聚类分析对比光谱图,从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初烟样品1200余个,复烤样品1000余个,出口备货样品300多个,并对样品进行了连续流动化学检测分析,建成了公司具有知识产权的实验室近红外模型。基本涵盖云南本地区的烟叶特性,在中心试验室应用中体现了良好的优越性能。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公司针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研究和推广应用。关键技术取得两个新突破:一方面是烟叶流通环节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云南复烤站在全省“一盘棋”的高度,为商业公司提供烟框,运用烟框包装方式在原烟物流环节替代传统麻包,系统解决烟草产业链上烟叶流转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深化烟叶流通环节改革创新,通过烟叶流通环节包装方式创新为切入点,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对实现烟叶流转物流现代化,推进打叶复烤与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分别在文山州平远烟站推广约9.5万担、红河州洪溪双创基地推广应用约1.1万担,共约10.6万担,预计2021年推广35万担以上。通过推广验证,证明了框栏包装方式显著提升烟叶流转的生产力水平。在效率方面,框栏包装便于机械化操作,使初烟物流变得快捷有效,降低了人工装卸风险,装卸效率提高了6倍以上,缩短作业环节5项;在烟叶保管质量方面,减少了压油结饼现象,烟叶综合损耗降低了3‰,杜绝了麻丝污染;在降本增效方面,平均每担节约5.73元左右。同时,烟框便于安装RFID芯片,信息追溯更快捷,拓展空间更大,通过上下游物流、质量和工业复烤配方信息的深度融合,提高了产区与复烤的联动效率,促进云南烟草供应链整体优化。2020年,公司《烟叶流通环节框栏包装替代麻包方式推广应用研究》科技项目在全省烤烟田间管理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推进会、智慧农业云南烟草“双创新”基地进行现场交流展示,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同,引发了广泛共鸣。二方面是打叶复烤除杂工艺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新型烟草轻质杂物静电剔除装置在楚雄复烤厂研发成功,当前已移植到生产线安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除杂效果。静电除杂是继风选除杂之后对除杂装置的补充完善,为打造食品级加工安全体系提供了技术装备基础保障。
“十三五”期间,云南复烤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显现,自主研发的闭式五面筛、装箱密度控制技术、成品下线零夹抱、静电除杂技术等装置设备、工艺技术被推广到省内外多家复烤企业使用,在复烤行业践行“共享复烤”的理念,着力实现成果价值最大化。
创新驱动,围绕需求聚合力
云南复烤公司党委提出的“666411”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采取的重要举措。
叶片结构综合指标无损在线检测设备研制及应用研究成果就是贯彻落实公司“666411”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经过五年的不断探索研究,打叶复烤叶结构指标在线监测反馈控制关键执行设备研发成功,叶片结构综合指标无损检测设备移植到在线进行应用,实现了叶片结构的大中片率、叶中含梗率、叶中含粗梗率、长短梗率及叶片形状等多要素指标在线检测,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为打叶复烤叶梗分离段自动控制、为打叶机组叶片结构指标智能化控制奠定了基础,在叶片结构在线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方面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取得重大技术突破。2020年12月24日经省局(公司)组织鉴定,鉴定委员会形成一致意见,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的成功开展和有效实施,是以参数化运用为基础,践行数字烟草的运用成果;是打叶复烤由人工经验控制转为自动化控制,发挥中枢神经作用的硬件支撑。将为工艺质量控制提供更小颗粒度的精度保障,进一步拓展了打叶复烤重大技术升级的实施路径,是公司由劳动密集型转型为“黑灯工厂”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起点,必将为云南复烤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云南复烤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云南复烤人将始终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围绕公司“666411”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大展宏图,再创辉煌。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