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上也有“电子眼”?
没错!在福建中烟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包车间,各条生产线都装有“电子眼”——视觉检测装置。有了它,不仅有效防止了缺陷烟包流入市场,更标志着企业向实现产品质量问题零反馈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自主研发的视觉检测装置。余硕宁摄
近年来,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持续推进“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探索烟叶全过程质量管控、产品数字化辅助设计、“5G+AI技术”应用等,以“智造”守护“质造”,持续赋能品牌高质量发展。
“电子眼”,是福建中烟鼓励所属生产制造企业探索应用“5G+AI技术”、自主研发分布式高精度烟包外观全面检测与智能云服务系统的成果体现。他们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Al云图像缺陷检测技术,解决了视觉检测无法智能分类数据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烟包外观质量从结果管理到过程监控的转变;成功设计了基于缺陷特征的多定位、颜色错误等检测算法,解决了传统算法误检测、漏检测的技术难点问题,检测精度和运行稳定性大大提升。
不只卷接包装环节,在烟叶生产和调拨、配方设计、制丝加工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福建中烟也在探索用新技术改造传统质量管控模式,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福建中烟各生产制造企业在卷烟生产环节探索应用“5G+AI技术”。福建中烟供图
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上线以来,福建中烟围绕原料供应链深化拓展应用,构建了烟叶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全面采集核心环节的质量数据,整合质量评价数据,构建批次数据归集模型与质量评价模型,精确掌握烟叶的种植状况,实时了解质量动态,实现综合对比分析、质检清选的年度对比、加工流向分析等;搭建并利用原料质量分析平台,根据品牌风格定位,实时追踪烟叶调拨进度、等级质量情况,精准评估品牌需求满足程度,有效提升了整体质量管控能力。
在产品配方设计环节,福建中烟基于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收集并分析原料的物理、化学、感官、热重等多维数据,构建了烟叶数字画像。配方设计人员基于数字画像,深入分析烟叶质量风格特征,并利用自主开发的打叶配方辅助设计平台开展数字化配方拟合设计,比对质量目标,优化配方组合比例,有效降低了烟叶质量波动给产品品质带来的影响。
制丝环节工艺流程长、工序繁杂、设备种类多,如何有效保障烟丝质量?
龙岩烟草工业公司物流部信息维护员邓弘立利用数字孪生系统分析库区运行情况。余硕宁摄
在龙岩烟草工业公司,他们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将人、机、料、法、环等动态运营场景通过3D建模实时虚拟仿真,实现了烟丝仓储过程仿真回溯、产中监控、产后分析等功能;同时搭建堆垛机健康状态监测预警平台,通过设备运行参数采集和分析,实现堆垛机维护保养计划和健康状态趋势的推送,以设备的稳定运行保障烟丝质量的稳定性。
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全集控模式在制丝线的研究与应用,自主开发构建了可交互“一人三屏”的全集控操作模式。他们系统性研究生产过程自适应的无人工干预控制技术,设计并落地应用分级分类报警系统和监控系统预置位组合功能,构建了与生产全过程状态联动的制丝智能“天眼”系统。全集控模式推广后,制丝生产效率提升了14%,操作人工干预次数下降30.2%,质量指标稳中有升,工艺指标预报警覆盖率接近100%。
心有山海,逐梦前行。从原料保障到加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福建中烟正以数智技术重塑质量管控模式,全力保障产品品质,彰显闽产卷烟独特性,为全面塑造“七匹狼”品牌竞争新优势而不懈努力。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