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中烟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部署,推进烟叶模块配方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数字技术对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数字引领,明确新路径
聚焦模块配方数字化研发,浙江中烟立足供应链全流程统筹考量,借助数字化手段向供应链前端延伸,持续优化原料资源配置,挖掘数据资源要素价值,以数据驱动流程再造、业务变革、管理升级。
首先,对烟叶品质进行数字化表征,利用数字化模型在复烤环节获取大量样本的质量数据,形成一个个数字化“基础模块”,再根据产品生产需求,创新模块配方设计方法,并在复烤加工过程中全程监控片烟质量,从而实现产品需求满足与原料高效利用的“双赢”。
科技赋能,探索新技术
如何以数字化方式表征烟叶品质,成为配方人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广泛探索和论证,浙江中烟技术中心决定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烟叶品质模型,采集烟叶品质数据,并从客观指标表征和主观指标表征两个维度,系统开启模型构建探索。
在客观指标表征模型构建上,为确保指标设置合理、覆盖全面,浙江中烟采集了全国烟叶八大香型生态区1200余个烟叶样本的近红外光谱进行测试。相对而言,主观指标表征模型更为复杂。浙江中烟技术中心充分结合历史经验,创新探索出基于典型样本的三维指标赋值建模方法,将“主观经验”进行数字化“客观处理”,实现了主观指标的定量表征。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2022年,浙江中烟构建起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烟叶品质表征数字化模型。其中,涉及四大类共计20余项品质指标,利用风格定量表征、相似度定量评价等技术创新模块配方设计,大幅提高了烟叶配方模块设计效能。
技术前移,实践新模式
配方数字化应用前移,首先要将模型迁移至打叶复烤一线。截至目前,浙江中烟已经将自主研发的烟叶品质表征数字化模型“移植”到了委托加工的8家复烤厂,并在4家复烤厂实现了数字化配方前移设计探索,累计将50余个烟叶模块配方应用到了复烤一线。
为确保一线数据真实可靠,浙江中烟联合复烤厂先后制定近红外模型维护管理规范、烟叶取样及近红外检测技术要求等管理规程,实行严格的过程规范管理,并共同构建烟叶质量多维度数字化表征检测合作平台,组建模块配方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库。
浙江中烟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烟叶原料高质高效利用,加强技术共享、平台共建,持续深化配方技术升级和原料加工研究,努力为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浙江智慧”。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