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巍巍秦岭,滔滔渭水,三秦大地升腾着山川纵横的气象;
东望,以梦为舸,通达江海,鱼米之乡记录下向海而生的拼搏。
从秦岭到淮河,山水一程,千里同好。2020年,为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好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行业第一批卷烟生产力梯度结构性转移试点结对单位。
三年来,苏陕卷烟工业企业以品牌共享为纽带,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品牌合作生产更加稳固,定点工厂建设持续深化,人才联合培养稳步推动,原辅材料合作深入开展,打造跨区域产业合作升级版成效显著,实现了从简单的品牌合作生产到生产力全要素转移,互补合作激荡的发展动能充沛有力。
人才对接,为同向而行装上“推进器”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江苏中烟和陕西中烟将“大视野”和“细笔法”紧密结合——2020年年底,试点合作框架协议甫一签订,双方就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将试点工作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和专项推进计划,明确以品牌合作生产为主要支撑,以定点工厂建设为主要途径,以人才队伍、技术装备、企业管理、原辅材料等要素梯度转移为结合点和落脚点的合作思路,科学研判,同题共答。
思路既已明确,如何最大程度激发互补合作的潜能,关键在人。人才循环流动、高效互动,迅速提升了“合作搭档”的适配性。
徐州卷烟厂主要领导(左)和延安卷烟厂主要领导在徐州卷烟厂制丝生产现场开展生产过程质量管控经验交流。
今年,是江苏中烟徐州卷烟厂合作加工驻厂组组长王叶飞到陕西中烟延安卷烟厂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他带领团队长期驻扎在延安卷烟厂,负责品牌合作生产现场的工作协调、产品质量管理、生产计划落实、让售原料及烟用材料管理、成品发运等工作。此外,徐州卷烟厂还派出更多的“候鸟式专家”,以合作品牌质量同质化为抓手,与延安卷烟厂围绕联合课题项目等开展深入交流。
除了“候鸟式专家”,延安卷烟厂还有一批批人才从徐州卷烟厂“学成归来”。近期,延安卷烟厂参加第三批人才交流的包装维修工李建良,正在为交流学习成果总结汇报会做准备。他告诉记者:“通过跟班作业、现场学习及联合攻关活动,我的专业能力、知识储备、技能水平、思路视野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双方技术人员进行检验技能交流。
这是苏陕卷烟工业企业携手开展人员派驻交流、互访互学的一个力证。此前两批交流已形成39项交流成果,统筹纳入工厂系列成果应用计划,并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地。10月底,陕西中烟所属卷烟厂相关人员将再一次踏上赴苏之路,参加江苏中烟2023年度卷接包过程检验员、制丝工艺员岗位竞赛。
精准对接“所需”,深度激发“所能”。双方还积极探索开展企业管理和营销管理人员的双向挂职锻炼,科研和技术人员深入交流、深度互鉴,形成了互动密切、沟通顺畅、协作良好的跨区域人才合作机制。“转出”与“转入”高效对接,“赴厂”与“驻厂”相互结合,人才资源要素竞相流动,双方的合作基础更加稳固。
“软硬”联通,为定点建设装上“加速器”
徐州卷烟厂和延安卷烟厂的定点工厂建设,是苏陕卷烟工业企业互补合作的生动样本。
按照“厂点对接、协同推动”模式,他们从工艺布局、设备配置、质量管控、内部管理、人员培训交流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深入合作,短板弱项联合对标、联合攻关,高效联通软件与硬件,打造了跨区域产业合作升级版。
管理诊断启动会。
从2020年5条硬盒合作品牌生产线到如今的7条硬盒、4条软盒合作品牌生产线,延安卷烟厂制丝线升级改造充分征求并吸收江苏中烟工艺评审意见和建议,从生产设备、加工工艺、质量管控等方面全面满足合作品牌生产工艺及体系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产品的均质化水平。同时,针对产能实际,双方合理输出品规结构,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合作双方结构增长动能稳步提升。
除此之外,管理方面的合作互补也在为定点工厂建设添薪续力。
诊断组进行现场交流学习。
管理诊断是苏陕卷烟工业企业定点工厂建设的典型做法。针对各自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弱项,他们进行深入交流,开展现场管理诊断。针对梳理出的问题,双方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推进“降低SH92叶丝高速膨胀干燥机出口水分偏差”等9项联合攻关课题、“香料厨房运行管控方式”等19项精益改善课题。
譬如,依托“降低SH92叶丝高速膨胀干燥机出口水分偏差”课题,他们通过改装加水喷嘴、新增热风补偿系统、改进料头控制程序、优化皮带积料功能等措施,使得延安卷烟厂气流式烘丝机出口水分偏差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诊断组开展诊断管理回头看。
此外,2021年,延安卷烟厂工艺质量科党支部还与徐州卷烟厂品质管理党支部“牵手”,策划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构建基层党支部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模型,既系紧了合作纽带,又推进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针对合作加工产品烟支物理指标不稳定的问题,他们协调联动共建支部的质量组、驻厂组党员骨干组建攻关小组,集中各自质量管理的技术优势,通过数据比对、专项攻关、综合评价等,切实提升了烟支物理指标尤其是烟支圆周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路远情长,合则两利。一项项立足实际的务实举措,把定点工厂建设中的“需求清单”变成“成果清单”。
双向赋能,为共创价值装上“稳定器”
如何更高质量地激发“双姝并蒂”的潜力,是互补合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年来,双方互学互鉴、互联互通,既借力合作补齐发展短板,又根据发展实际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互补合作转向价值共创,实现了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格局。
双方召开协同发展交流会。
“现在条盒关联成功率已达99.4%,下一步还需继续提高读码设备的识别准确率。”10月13日,在延安卷烟厂卷包车间ZB45机台二维码系统设备前,王叶飞和延安卷烟厂生产设备科副科长王月鹏正盯着屏幕,密切关注条盒关联成功率这一数据。
这一数据背后所关联的是他们今年正在开展的联合攻关项目——“徐州卷烟厂延安卷烟厂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落地应用”。在去年联合攻关项目的基础上,今年项目合作的范围更广了,以前关注点更多聚焦在合作品牌生产的质量水平、管理水平提升上,现在则集中在延安卷烟厂整体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和能源消耗上。
正如项目攻关的辐射面不断扩大,合作的种子一旦萌芽,便迅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开花结果”,持续放大互补合作的综合效应。
——技术合作不断突破。双方技术中心以关键技术互鉴提升、创新技术联合攻关、细支卷烟技术专项合作、产品工艺协同研究等形式,促进双方整体科研技术水平提升。
——原辅材料合作深入开展。加强合作生产成本管控,加大烟用材料落地采购比例,推动合作生产成本持续降低。
此外,营销、财务、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合作也在同步开展:开展差异化营销合作,共享营销创新成果;建立财务信息共享渠道,优化日常货款结算流程,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推动数字化转型合作,充分发挥江苏中烟行业一体化平台试点工作成果,推进行业卷烟二维码统一应用项目、全国统一烟草工业生产经营管理平台行业调控项目实施经验共享。
空间上山海相望,实践上双向奔赴,情感上心意相通。“十四五”期间,苏陕卷烟工业企业将继续巩固既有合作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实现合作新突破,力争结出更高水平、更有质量、互惠双赢的“硕果”,为行业持续优化卷烟生产力布局,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苏陕智慧与方案。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