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随着振兴号角的吹响,早已崛起并发生着巨变。
不再有泥巴裹满裤腿的艰辛,“产业路”“致富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不再有破壁残瓦的担惊受怕,易地搬迁的新楼前停起了小汽车;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看天吃饭”,乡村已是新业态新产业的主战场。
传统的乡村印象已被无数的振兴“丰”景所打破。
而打破乡村固有印象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中,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他们,是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会泽卷烟厂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员,是会泽县田坝乡板坡村、火红乡龙树村、鲁纳乡狮子村、马路乡旁官地村和水口村实现振兴路上的“好搭档”,是鲜活乡村故事中的主角,是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新时代共产党员。
新时代的共产党员究竟是什么样子?
是想干事肯担当的样子,是想得深、看得全的样子,是走在前干在前的样子,是把路蹚出来领着群众向前的样子,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样子……
正是这样的他们,还将继续在振兴的路上,带领着有气质、有品质、有价值、有产值的美丽乡村和富裕乡村被更多人看到。
想干事肯担当的样子
段雨明: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
段雨明走在新修好的“产业路”上
从渝昆高速疾驰而过,扭头就能看到百米之外板坡小学醒目的新运动场。新运动场,规格高,和会泽县城里的学校相比毫不逊色。
换一个视角,可见一条新硬化路从板坡村山脚通向山腰平坦处。新硬化路,通往即将建设的草莓育种基地,这里承载着板坡村民的致富希望。
得益于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派驻田坝乡板坡村驻村工作队持续多年的接续帮扶,这样的“新”和变化,每年都在板坡村发生着。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接力棒”交到了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派驻田坝乡板坡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段雨明手里。2021年1月,刚到板坡村时,段雨明就去了板坡小学。一栋宿舍楼,挤下学校全学段300多个孩子。一张下铺,三个孩子挤着睡。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等待新校舍建好的时间里,段雨明申请扶持资金,为新校舍购置了上下床和铺盖行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独立床位。同时,也为学校改扩建了高标准运动场,刚刚投入使用月余的运动场,如今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帮扶板坡小学修建了新的足球场
通过多年的帮扶,板坡村不断补齐着基础设施短板。“村民们的生活改善了,但是离过得好,还有差距。”段雨明深知,乡村振兴的关键,就是“产业兴”。因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会泽县有种植夏季草莓的独特优势。但是,板坡村大多数是山林地带,草莓连片种植缺乏条件,考虑到交通优势和错位发展,驻村工作队提出,在板坡打造现代化冬季草莓育种基地,无土栽培的技术不仅节约耕地,更能以此“嵌入”全县草莓产业链条里依势发展。
确立了“产业兴”的方向,首要的工作就是打通“产业路”。修路的重要性,板坡村民深有体会。用村里的老话来说“路不好走,猪价都要低两块”。2022年,驻村工作队申请帮扶资金80万元,为草莓育种基地修建长约1.6公里的生产生活道路和产业道路。在群众眼里,工作队“很专业”。段雨明将岗位经验应用到修路里,在道路设计、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和验收等全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打通“产业路”,如何才能让这条路变成“致富路”?看着这条“希望路”,段雨明想帮村里打造一个草莓采摘园,让越来越好的美丽板坡建设成果转化为让群众在家门口致富增收的“美丽经济”。
乡村振兴的路还长,他和驻村队要干的事儿还有很多。
有情怀有拼劲的样子
陶海聪:让乡愁在希望的田野上发热发光
陶海聪(右)与红云红河希望小学校长戚发严聊起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
离家时还是少年,他怀揣着理想与憧憬,离开了养育自己十几年的大江大河。
归家时已近半百,他拼洒着热情和干劲,只为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发热发光。
会泽卷烟厂派驻马路乡水口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陶海聪回家了。乡村振兴对于他来说,多了一层意义,他要带着家乡父老都过上好日子。
得知自己要来水口村驻村帮扶,他生出一种激动和感怀交织的复杂情绪。激动于可以带着会泽卷烟厂的帮扶政策驰援家乡,感怀的原因是,那时的水口村,仍在“深度贫困”的名单上。“家乡父老,还没有过上产业兴、农村美的好日子。”
两年再两年,两年再两年,一待就是八年,他憋着一股劲儿,一股要让水口村大变样的劲儿。“不换地方,也不换人。”身边的队友不停地轮换,唯独他一直在水口村。他有很多想法,需要时间来实现。铺通道路,硬化路通到村民大门口;整改危楼,让群众住上安心房;关心教育,水口小学有了多媒体教具,水口村也有了自己的幼儿园;发展产业,争取政策和资金,带着村民推广种植红玛瑙樱桃……
马路乡水口村种植的红玛瑙樱桃
从2018年开始推广种植红玛瑙樱桃以来,红玛瑙樱桃产业已初具规模,全村共有1400多亩,约700多亩已进入挂果期。种植红玛瑙樱桃,每户每年可增收近3万元。
水口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陶海聪还不满足。“水口村的好和美,要让更多人看见!”随着横跨云南贵州两省的“云贵连心桥”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蜂拥而至,带火了“连心桥”两端的贵州凉粉和会泽炸洋芋。通过整合资金,2023年1月,水口村在“云贵连心桥”旁修了一条1700多米的景观栈道,走在风景如画的牛栏江畔,欣赏着绿水青山和樱花,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横跨云南贵州两省的“云贵连心桥”
陶海聪想让水口村走出一条“红玛瑙樱桃”+“云贵连心桥”的农旅融合振兴路,“只要人来得多了,村里人就知道该干什么了。”在陶海聪的想象中,通过樱桃和网红桥,水口村叫响名头形成聚集效应,农家乐、民宿、特色手工艺品和农家好货才能火起来。更多人知道水口村,那么家乡的年轻人就会回来,“水口的振兴,需要年轻人。”
陶海聪种下的红玛瑙樱桃,明年就要挂果了,他要守在这里,尝上一口收获的甜。
想得深、看得全的样子
虎志刚:不管修桥还是修路,都是为狮子村找出路
虎志刚(左)和狮子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付兆荣
沿着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会泽卷烟厂投资修建的红狮桥驱车而上,硬化路面通达的地方,是法那么村民小组原本达不到路面硬化标准的几户人家,也是会泽卷烟厂派驻鲁纳乡狮子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虎志刚为解决道路问题而多方求索,最终在2022年年底种下蜜桃的蜜桃基地。
作为一名拥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虎志刚带着新的企业管理方式来到这个位于牛栏江畔的小山村,并接续完成了17个村民小组的路面硬化工作,就这样,路通了,他也将产业带到了村民家门口。
法那么村民小组有些特殊,几户人家不愿离开土地搬迁下山,他们门口的路面硬化成了大问题。“路通了,致富才有出路。”谋发展的路上,不能丢下他们。这几户山坡上的人家,虎志刚时时记在心头。正发愁时,虎志刚发现邻村一位种植户种植的蜜桃口感绝佳,收益也好,而且,蜜桃种植需要的条件,法那么村都符合。2022年,在虎志刚的申请下,云南中烟迅速拨付15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蜜桃基地的道路修建和苗木采购。年底,路通了,5000多棵桃树苗也栽种下去了,“云狮园”恰逢其时地应运而生,虎志刚却没有放下心,他要看到村民从中获益。
“土地流转每亩有700元左右的收益,按照蜜桃的市价,预计分红可以达到地租的2~3倍。”村民段开红将自家山坡上的10余亩土地流转用于蜜桃种植,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分红。为了保障村民的权益,虎志刚动员段开红参与蜜桃基地的管理。“虎书记把路都铺到家门口了,我们跟着干就行了。”现在,基地已能容纳40多位村民务工。
山坡上的“云狮园”蜜桃基地,是虎志刚和狮子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付兆荣最常去的地方。作为狮子村振兴路上的“好搭档”,他俩对蜜桃基地寄予厚望。查看着小桃树的生长情况,间或有几棵零星挂果,中间的空地种上了辣椒,银色路带穿行其间。这样的景色,和法那么村民小组之前的寥落相比,大相径庭,付兆荣忍不住感叹虎志刚“看得长远”。
狮子村种的蜜桃已有挂果
村民的信任与支持,是虎志刚开展工作的定心丸。要问获得这份殊荣的秘诀,虎志刚颇为“得意”:融进来,才能听见村民的心声。
两年一轮的驻村时间到了,虎志刚提交申请,继续留在狮子村。他已经成为老乡口中的“村里人”,就得在这里看着自家蜜桃长起来、卖出去。
想村民所想 急村民所急的样子
李周:铺了20多公里管道,只为让群众吃上水
李周(左)入户走访,和村民王安宽交流
“会泽人管山高坡陡的地方叫梁子。”会泽卷烟厂派驻马路乡旁官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周说,旁官地村的地形,更是其中之最。位置高、水源低,村民面临着“饮水难”问题。
在村民王安宽的印象里,早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去王家沟或更远的地方背水。“我在村里教书时,下班就要去背一次水,许多小孩也拿着瓶瓶罐罐,放学和我一起去,最远的取水点单边路程需要2个小时。加上梁子道路难行,日子过得不易。”想办法储更多水,是村民的日常。王安宽说,一般方式是修建水窖,收集雨季的雨水。从瓦屋面上流下来的雨水需要在水窖里静置后才能勉强饮用,偶尔牲畜饮用过后,水里杂质更多。
那时,有商贩开始到村里兜售饮用水,售价高达40元至50元/立方米,然而对于村民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李周提到,旁官地村历来有养殖传统,牛羊等牲畜需水量极高,加剧了缺水的局面。“提水、修路是自会泽卷烟厂挂钩帮扶旁官地村以来的重中之重,做好了,对村子来说,十年百年都有意义。”
马路乡旁官地村
李周是驻村第一书记,是一名党员,也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是会泽人,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对它深厚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释放,压实旁官地村乡村振兴的基石,我有责任。”
为了彻底解决旁官地村的人畜饮水问题,会泽卷烟厂拨下近280万元。驻村工作队信心十足,选取了3个天然出水点作为取水地,开展提水工程、修建水塔、铺设20多公里管网,将水龙头接到了村民家中,基本能够满足饮水使用。面对出现的局部旱情,李周有些担心。虽然水资源缺乏加上局部旱情会让提水点的蓄水速度减缓不少,但是他相信,还在持续进行的饮水工程一定会做到让村民在旱季也能打开水龙头就喝上水。
处在梁子上的旁官地村,出行不易。经过持续接力的帮扶,旁官地所有村小组主道路基已基本完成硬化工程,3个村小组入户路已通到村民家门口。在旁官地村党总支副书记王保亮眼中,李周和驻村工作队干的事,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
两个月前,李周再次向会泽卷烟厂提交修路申请。路修好,再接上养牛场,路平水足的旁官地村养殖产业,将带着村民走向共富。
把村民的事情 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的样子
郑玉敏:强基层堡垒,抢乡村振兴发展好时机
郑玉敏(右一)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走村入户
刚来火红乡龙树村驻村时,会泽卷烟厂派驻火红乡龙树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郑玉敏面临最要紧的事,是亟须补上龙树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短板”。郑玉敏是10多年的老党员了,在会泽卷烟厂时就明白党建工作对发展的重要性,“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是绝不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他意识到,这顶“帽子”必须摘了。
郑玉敏运用自己在厂里学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在乡“两委”的带领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利用火塘会、院坝会等方式动员龙树村40多名党员,开展党组织活动,抓细抓牢基层党建,筑牢思想基础。打开郑玉敏的“三会一课”记录本能窥见一斑,从学习党的理论书籍和报告,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贴满各类讲话精神的便签,入目皆是郑玉敏对龙树村的期盼。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龙树村获评会泽县县级文明村和平安村,彻底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花石村民小组组长陈邦红也因肯为群众办事选入了村“两委”班子,他骄傲地直言:“郑书记是我们的好老师。”
基层党组织的坚固堡垒已建立,接下来,便是抓住大展拳脚谋发展的好时机。
这样的大棚香菇项目即将在龙树村以落明村小组落地
清晨8时,龙树村笼罩在浓雾中,郑玉敏已驱车前往以落明村小组。“书记吃早点了吗?”“书记早呀。”……以落明村小组是龙树村8个村小组之一,坐落在山梁间。见郑玉敏到来,村民纷纷含笑打招呼,仿佛熟人之间闲聊。往下走,村中的水池外围堆放着砂石、管道等材料,村间小路上摆放着的搅拌机、粗砂、碎石等都在说明,村民家门口的路快通了。
“这个水池和外围后期还要整改,形成水清、路平、有照明的样子。”“这里是村中的小广场,位置已经定好。”“这些管道是牲畜污水排放管,基本安装到位。”“入户的道路这样设计可以防滑。”一路往前,村里改造的细节郑玉敏都了然于心。他说,以落明村民大多都养殖了牛羊猪等牲畜,以前污水基本都往路上流,因为脏污,村民们也有很多怨言。自会泽卷烟厂驻村工作队挂钩帮扶以来,便树立了为其提升人居环境的目标。一步一步,目标正在实现。
在村小组组长安兰兰眼中,郑玉敏不分你我,他总是把村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
乡村美只是乡村振兴的一个侧面,郑玉敏想要的还有乡村富。在得知火红乡想要在以落明村内引入大棚香菇的产业,他很高兴,也将带着驻村队员们积极配合。
他期待着一茬一茬冒出来的香菇,能让以落明村村民幸福地“冒”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