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中烟旬阳卷烟厂卷包车间,我眼中的师傅丁茂芬是最美的。她操作技术过硬、工作态度严谨;她体型清瘦,灵动的穿梭在包装机的各个操作点,显得那样的熟练与从容;她有着人见人爱的娃娃脸,总是充满着自信的笑容;她注重生产效率的持续保持,所在的7号卷接包机组平均日产持续保持70大箱左右,在ZB45机组中总是名列前茅。
进入工厂20多年,她在YB55+YB65+YB95组合包装机挡车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带班长王翔说:“她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总是能在看似重复的操作中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上一道工序操作工王足军说:“茂芬既是一位‘女匠’,又是一位‘女将’。
要想烟机开的好,保养不能少。她所操作的设备,要完成小盒透明纸包装、条盒包装任务,产品质量指标20余项,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她的回答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保养”。什么时候保养、保养什么部位、保养的标准是细致而明确,她把总计40多个部位的保养项目,一个一个的做到位,她总是说“设备保养就是我们操作工的必修课,把设备保养好了,产品质量才有保障”,在包装机各零部件的快速动作中,她时不时检查一下条盒、小盒的包装质量,即便是有任何一个小的瑕疵,她都快速准确的调整设备,一番熟练的摆弄,烟包看起来更美观了。“条盒在输送过程中,输送通道容易积胶,如果不经常清理,会影响包装外观,严重的时候也可能损坏设备。”长期的工作让她积累下丰富的经验,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这些经验传授给我。
同样的步骤、同样的设备,她在机器前轻描淡写地比划,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她来做和我来做很多情况下就是两个样子。就拿换小盒透明卷纸来说,即使我把她告诉我的细节全部注意到,还是容易发生堵纸现象。其他同事调侃道:“茂芬,你是不是还有绝招没有传授,是不是留了一手啊” ,“我也没啥诀窍,就是稍微熟练点,不能马虎大意罢了。”她说,“机器操作是个很磨性子的工作,必须按照流程一步一步操作。时间长了,自然也就熟练了,也就有经验了。”
我刚参加工作,对当地话不太熟悉,有时候一句话得重复好几遍才能听明白,而她总是不厌其烦的重复,直到我明白意思为止。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她总是拿出小本子,详细的记录修理工的修理过程,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学习技术,不光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学,还要利用下班时间查查资料,搞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才算是真正的学到了。“欠缺的技术好补,积累的经验难学。出现了问题,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主要的还得找到问题的根源。”
身为师傅她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将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我,当我逐渐熟悉机器后,她会一点点地让我独立操作,基本上一天学会一个操作。她总是笑着说,理论水平再高,不在实际操作中加以领会巩固,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她看来,设备操作看似重复单调,但一点点的偏差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材料浪费,所以这不仅要求操作工胆大心细,还要求他们能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保持对机器状态的敏感度。
在车间,丁茂芬不仅人缘好还是个热心肠。自个取得成绩时,她总是笑呵呵地说是大家的功劳,别人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第一个出手相助。去年刚分配到机台的小李听说她与烟机已经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时,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这有啥惊讶的,在车间比我干的时间长的女同胞多的是。哎,你说怪不怪,一天不和这些铁疙瘩打交道,人就像是把魂丢了一样的!”她笑着说。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