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叠加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重压力”,从生产、服务到消费、投资、就业,中国经济和中国品牌遭遇了合成冲击。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围绕财政、金融、供应链、消费与投资、能源安全、基本民生六方面,出台33项措施,旨在采取一揽子针对性强的调控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3项措施之后,中国经济已然进入修复通道,工业增加值同比转正,基建链和出口链相关产需相对较好。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中国经济要好起来,中国品牌必须强大起来。只有中国品牌展现出具有强大的活力,中国经济才具有“稳”和“进”的鲜明特征,在“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聚。
重启消费大盘
要想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就需要用足政策“工具箱”,打好政策“组合拳”。
去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重压力,其中一条是“需求收缩”,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外需不是国内政策能把控的,内需则包括投资和消费两大类。目前看,投资主要靠基建投资来拉动,消费方面的政策力度,正在加强中。
疫情期间,多存钱、少消费,成为当下城镇居民的选择。数据证据如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与此同时,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居民储蓄的增量达7.82万亿元,大幅高于往年同期的5.49万亿元(2017-2021年均值),表明今年一季度居民储蓄量远远高于往年。
消费者在一家生活超市选购蔬菜水果
为此,扩消费,避免消费持续负增长成为当前政策之选。因为没有消费大盘,就没有品牌大盘,中国品牌就无法迸发出活力。
那么,消费大盘要怎样提振?
短期来看,地方政府正在把握提振消费的时与势,打好促消费的“组合拳”。包括通过减税、补贴手段,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大企业纾困力度,推动服务业恢复正常经营等。
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对今年购置、符合条件的乘用车,按要求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且年底前符合“以旧换新”条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给予每辆车最高10000元的财政补贴。
比如,南京市除了对市内购买新能源汽车并上牌的消费者给予最高12000元补贴外,还将发放1000万元家电助力券。
此外,湖北、深圳、郑州、成都等多个省市开启了一轮发放消费券的小高潮,数额从千万元到亿元不等,涵盖零售、餐饮、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其中,郑州将在5月底到8月底累计发放线上线下多种类型的消费券,总计超过2亿元,为郑州史上支持力度最大。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目前这些政策,从需求来看,消费券直接刺激了居民的消费意愿;从供给端看,间接助力企业恢复现金流周转、盘活销售。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当前内外部多重压力之下,影响消费的因素仍然很多,恢复消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不仅仅需要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的方式,多管齐下、应出尽出,还需要构建长效机制。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促进消费目标的达成,比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尤其在医疗和教育领域;扩大住房用地供给,有效抑制大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从而达到国家提出的“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目标。
稳品牌主体
1.5亿中国品牌是中国经济的细胞。
中国品牌越有活力,中国经济才越强健。
疫情期间,当前工业生产承压、服务业困难情况尚未得到有效缓解,一些品牌受到严重冲击。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7.4%、41.9%,低于上月2.1、6.5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继续回落。
目前,国家对品牌实施一揽子优惠政策。
一家纺织品牌,工人在工厂里忙碌
比如,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财政部已经出台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
比如,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设立额度为2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加快投放1000亿元再贷款到交通物流领域,开展额度为400亿元的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
再比如,海南,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餐饮行业信贷支持力度;安徽,对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最高减免6个月房租,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最高暂退100%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广东,依托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对4月1日至6月30日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首次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且单户贷款余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给予不高于1%的贴息补助......
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 稳定品牌主体,必须打通“交通大动脉”。今年3月以来,受一些地方疫情影响,企业停工停产增多,物流运输不够畅通。坚持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各部门全力以赴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国常会出台了多项扶持措施,包括增加1500亿元民航应急贷款,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关停自查自纠,取消不合理的防疫检查点,让路网更畅通;推广全国统一式样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对货车司机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让通行更便捷;设置“非接触式”物流中转场地,让重点物资运输更有保障……各部门各地区相继出台一系列保通保畅举措,让物流难题逐步缓解。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千方百计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运转。
比如,上汽集团各整车厂和特斯拉工厂整车批量下线,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沪东中华长兴造船基地全力赶制2艘8万立方米LNG船……搭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协调平台,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逐一解决员工返岗、物流运输等问题;细化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引……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行动、高效协作,推出一系列有力措施。
品牌倔强生长
庙堂之外,无数中国品牌在坚忍中韧性生长,他们用品牌的力量支撑着企业和产品的韧性生长。他们奋力穿越周期,是踩着油门逆风前行。正如作家莫言在“五四”青年节的寄语,“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虽然只剩下一棵草,但车子没有掀翻,我们就是胜利了。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比如,妙可蓝多,前有国际巨头掉转头来围剿,后有500多个初创品牌在追赶。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家的消费意愿开始低沉。
妙可蓝多一直在想办法,拉动消费者消费。疫情期间,妙可蓝多提出“喝粥加一片、吃面加一片、吃面包加一片”。这样的品牌创意,告诉被疫情宅在家里的家长们,要想孩子元气满满地渡过这场困难,加强营养是个好办法。可以想象,即使疫情过去,妙可蓝多之于儿童早餐的重要性,在消费者的心中挺难抹去。
比如,今麦郎的“凉白开”。
从2020年1月疫情开始,今麦郎的“凉白开”就宣布向武汉的医护人员捐赠凉白开直到今天。一方面高频参与各种社会公益特别是和健康有关的公益;另一方面就是最近开始反复刷屏分众。在大多数的瓶装水都在收缩时,凉白开却因为和中国文化、中医、保健等文化符号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场景唤醒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品牌广告饱和攻击的方式,成功地打入了北上广深等一二线主流市场,完成了一次相当经典的逆袭。
上天经常馈赠馅饼,但很少有人抓住命运的机会。
鸿星尔克、蜜雪冰城、白象等等品牌,因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原因受到了消费者的大力追捧而出圈。河南水灾,鸿星尔克捐款5000万物资引发热议,爆红两个多月。鸿星尔克也借着这股热浪,尝试与河南博物院、清明上河园、王者荣耀等IP进行合作,找来田亮、森蝶等明星站台助阵,但显然没有抓住关键的破局点。而今,鸿星尔克的直播间,又回归冷清。
人们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现在,承载了太多的记忆的互联网,因为信息过饱和而变得空前“健忘”。所以,当“红火”的机会来到你面前的时候,抓住它,也是一种野蛮生长的能力。
同样是去年7月,白象为河南水灾捐出了500万元和物资,迅速搬空河南的工厂和办公区,提供市民避难场所,并提供免费的热水和泡面。这个举动叠加今年北京残奥会期间,白象被曝有三分之一的员工为残障人士,且他们与正常员工享受一样的待遇,并有残疾人的专享保障,由此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购。白象抓住这次机会,把资源集中在两款产品上,进行广告饱和出击。一款,是利用骨钙提取、家常骨汤炖煮工艺等技术开发出的独一无二的汤底,消费者追求消费升级的诉求十分吻合;另一款大辣娇,则抓住年轻人越来越爱吃辣的特点,延伸出酸辣粉、南昌拌粉、新疆炒米粉、火鸡面等。
疫情终究会过去,这些有所作为的品牌,终究被人民所记得。
数据好转
在政策、品牌等共同努力下,中国品牌和中国经济的新局正在同步展开。
6月15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5月份,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
生产供给逐步回升。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上月收窄1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的稳健开局,也为世界注入信心
国内需求有所恢复。市场销售降幅收窄,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投资平稳增长,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保持基本稳定。
外贸进出口明显加快。随着外贸企业生产恢复,外贸物流逐步改善,前期积压外贸订单释放、货物进出口增速回升。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加快9.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5.3%,加快13.4个百分点。
物价总体稳定。5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与上月持平,物价总体稳定。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是6.2%,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为5.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就业基本盘总体改善。
市场运转改善。从交通物流看,5月全国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3.4%,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4.3%。
稳增长政策措施进一步显效。5月份,国务院进一步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包含6方面33项具体举措。“从近期情况来看,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实施,对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资金状况得到改善。”
综合来看出口、投资、消费国民经济“三驾马车”均强于预期,经济数据虽然在结构上仍有隐忧,但短期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
这份利好意义非凡,充分展现出中国品牌和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具有“稳”和“进”的鲜明特征,同时“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聚。我们相信:
中国品牌韧性强、潜力足,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驰而不息。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