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细支烟以500多万箱的规模体量,2位数以上的销量和结构增长,引发了行业的注意。事实证明,细支烟仍然具备强大的增长潜力,无论是在销量还是结构上,都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自2006年首款国产细支烟诞生以来,细支品类发展经历了从支流到主流的跃进,又在当下面临着从主流到一流的挑战。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细支烟需要持续进化。问题是怎么进化?
打造一流的细支烟,需要大品牌引领;当下细支烟发展已经从「春秋时代」步入「战国时代」,卷烟销量、结构增长主要围绕在几个大品牌周围。
尤其是在一类以上细支市场,南京、中华、芙蓉王、黄鹤楼、利群、荷花、贵烟、黄山等品牌均形成了规模性大单品。
大品牌「虹吸效应」日益突出,使得市场增量愈发向这些头部势力聚集,大品牌对于细支烟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有着强大的品牌背书和过硬的品质支撑下,也更愿意选择大品牌的一类细支烟,从而满足自吸、社交、礼赠需求。
对于大品牌而言,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之后,也形成了打造高品质细支、高端细支的独特风格和发展路径,接下来需要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引导细支高端化向高端细支规模化发展。
打造一流的细支烟,需要科技创新引领;细支烟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仍然是消费体验的质变。而消费体验的变化,依靠科技创新取胜。
从「粗」到「细」的形态转变是细支烟科技创新的第一步。
在此过程中,有品牌专门成立了「细支烟重大专项」攻关项目组,从源头上解决细支烟品吸体验的关键性问题。
从细支到「细支+爆珠」的跨界赋能是细支科技创新的第二步。
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眼花缭乱的「细支+爆珠」创新品类,甚至走过很多弯路,但最终回归到烟草本香爆珠和陈皮爆珠这两条技术路线上。
当下,细支烟的技术创新已经覆盖到叶组配方、嘴棒应用、香料添加、卷烟纸技术创新等多个方向,全方位打造细支烟的产品特色和吸味风格。
这种全方位技术创新是细支烟实现质变的第三步。
黄鹤楼(视窗)引爆市场给大家开了个好头,虽然这一步要走好并不容易,但必须坚持走下去。
打造一流的细支烟,需要高端消费引领;当下,细支烟发展的引擎已经转移到一类烟上,结构拉升的速度逐渐加快,细支烟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
今年,细支烟将形成普一类上规模,次高端扩声量、超高端谋占位的新格局。从高端、高价市场的有益补充到增量引擎,细支烟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甚至会出现影响品牌发展的爆款产品出现,进一步加剧高端市场分化。
但对于高端细支烟而言,文化赋能、社交价值、场景构建等因素依然重要。曾经落下的功课还需要补上,进一步强化产品的价值感。从探路者、先锋队到细出有名,细支烟进化确实进入了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