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夏天,刚到单位报到没几天的我,接到通知:“请于7月20日到高庙烟站报到,参加烟叶收购工作”。彼时的我,初出校门,懵懵懂懂,觉得一切都是新颖的,美好的。怀着对烟站工作的憧憬,在一位同事的指引下,我带着行李,独自一人坐上了通往高庙烟站的唯一交通工具——一辆带着篷布的破旧的三轮车。
坐在三轮车上,初时的满心喜悦随着车辆的颠簸、急转弯时的失重、和对坐的人撞个满怀的尴尬一点点的散去,直到惆怅爬满了眉头,泪水拥挤了眼眶,三轮车终于停了下来。
走进烟站,乍一看,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正对眼睑的是四间平房,墙面斑驳,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左手方向,是四间窑洞,其中一间是厨房,一橱柜一案板一水缸一火炉就是它的全部家当。案板下面,一袋西红柿、几个焉茄子、一捆似睡非睡的芹菜、小半包大蒜,几根青黄相间的大葱,歪斜着躺在那里,红绿紫白相互映衬,倒也呈现出异样的和谐。院子里,唯一“壮观”的建筑就是烟叶收购磅房和库房了。偌大的库房,一台打包机孤零零的矗立在西北角,四周星星点点散落着烟叶烟末。墙角处堆满的架板(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它的用处),似乎在张扬着上年度烟叶收购的累累硕果。最显古怪的是磅房北侧的一个深坑,似井非井,似房非房。说它是井,它四四方方的外观倔强的呈现出房子的模样;说它是房,它里面略显浑浊的半池水却又执着的彰显着它的功能。没过几日,我便了解了它的作用:存储雨水,自然沉淀后用于饮用和生活用水。因为存储时间较长,且不便清洗,久而久之,便成了各种微生物和谐共生的“大观园”。
这之后的十年间,我一直在高庙烟站从事烟叶生产收购工作。那时的我,或搓着冻僵的双手在沟底的小溪中搓洗烟籽,或冒着凛冽的北风在整理好的烟畦中熏蒸消毒,或踩着泥土拉着标尺为烟农划行定穴,或一脸煤灰趴在炕房观察烟叶的由青变黄。春天,看着一畦畦烟苗渐渐发芽到长成壮苗移栽大田;夏天,看着团棵期的烟株努力伸展着自己的枝枝叶叶;秋天,看着辛苦劳作的烟农交售完烟叶后开心的数着手中的钞票;冬天;看着烟地平整后一道道笔直的烟垄如一排排整装待发的士兵。
渐渐的,随着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烟站的基础条件逐步在改善。原来的平房改建成了二层楼,房间内外修葺一新;自来水管修建到了院子里,再也不用接雨水沉淀过滤;厨房里,电饭锅、煤气灶、冰箱等电器化应有仅有,蔬菜也丰富很多。而我,却依然坚守初心,奔波在烟站与包村烟农的“康庄大道”上。我的青春,就像一场斩不断理还乱的苦恋,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轮回中,渐渐晕染成金黄的模样。
2010年,因为烟叶面积大幅减少,省市局当机立断,将城区局调整为纯销区。至此,湖滨区的烟叶种植成为了历史。但我依然能在行业各级媒体的报道中,看到烟叶的渐变之路。
基础条件变好了——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水泥路修到地头,下地干活不再一脚泥;水池管网建到田间,种烟不再“靠天收”,烟叶烘烤采用密集电烤房,使用烤烟温度自控仪,自动升温,自动排湿,解放了人力。
烟农身份转变了——职业烟农培育让一批有经验头脑、懂技术、会管理的烟农成功“转型”;在合作社务工,烟农变身“产业工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
种烟过程省心了——育苗有人管、移栽不用愁、采收有人来、烘烤不用盯的专业化服务涵盖了烟叶生产全过程。“采烤分”一体化更是让烟农省事、省心、省成本。
田间管理轻松了——在旋耕、起垅、覆膜、移栽、造穴等各个环节,十余种机械农机开到田间,推进全程机械化落实落地。
收购环境改变了——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烟农服务中心、超大的仓储条件,特别是烟叶收购自动过磅一体机、原烟收购输送机和烟农交售确认系统的配合使用,基本实现了烟叶从定级到入库的全程自动化流水作业,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预压称重机+全自动智能烟叶打包机替代了地磅+自动限位液压打包机,打包更加省时省力,包型更加规范统一,人均效能显著提升。
收购方式便捷了——采用4333质量工作法和“148”专分散收管理模式,主检确定挑拣方向、分级工对样挑拣、分级组长装筐验收、质管员验收把关、主检员翻筐定级五大流程环环相扣,分级现场管理更加有序,分级流程更加严格,质量管控更加精准,烟叶等级纯度不断提升。
烟农收入增加了——亩产基本达到150公斤,亩产值平均达到4500元。新房住上了,汽车开上了,连下地干活,都有电动车助力了。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转瞬间,我与企业已经相伴同行三十年。亲自感受了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企业激情澎湃的奋进之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办公室内,新一代的年轻同事正凝聚奋进之力,在行业强企提质争创一流的赶考路上谱写着创新之歌;田间地头,老一辈的中坚力量还彰显着使命担当,在行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描绘着出力出彩的画卷。我们将共同携手,勇毅笃行,踔厉奋发,努力展现新作为,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代接着一代干,奋力擘画新时代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华章。
(河南省三门峡市城区烟草专卖局王建琴口述,河南卢氏县烟草叶新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