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和讯报道 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南宁市控制吸烟规定》2014年5月28日颁布,同年7月1日起实施。“最严控烟令”颁布一周年,吸烟并未“灰飞烟灭”,禁令仍是“过眼烟云”,南宁许多餐馆、网吧、办公场所仍然是吸烟“重灾区”。(2015年5月27日中国网)
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正常人都清楚无误。可对于吸烟者,特别是烟龄长、烟瘾大的,不用说让其戒烟,就是劝其少抽都很难达到目的。抽烟损害自己健康,别人除了善意的规劝外,好像也没有别的手段和办法。正如有的吸烟者所言:“我有吸烟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
当然,尊重吸烟者的吸烟自由,也体现了社会对各类人群的善意包容。但更不能忘记还应该尊重不吸烟,特别是不愿意吸“二手烟”、“三手烟”人们的自由,这才是公平而合理的。为此,各地相继出台了“控烟令”,且相对于国家层面的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规定”来说,面更广、更严格,广西南宁的“规定”就被冠之以史上最严“控烟令”。
5月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关于调整卷烟消费税的通知》,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说是如此一来,既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649亿元,同时,还可挽救340万人的生命。政策一出台便遭到“到底是为了控烟,还是想借机敛钱”的质疑;更有律师质疑“提高卷烟消费税率程序违返了《立法法》”。
各地的“控烟令”出台后,其执行效果也并不令制定者满意。就拿南宁来说吧,许多餐馆、网吧、办公场所仍有大量的吸烟者,根本没把“控烟令”当回事;绝大多数烟民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公共场合吸烟是一种违法行为;主动到医院戒烟门诊接受戒烟治疗的人数微乎其微。这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史上最严“控烟令”之所以失灵,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严”在点上。
一是涉及的面太广,不具可操作性,难以有效执法。人们常说“一口难以吃成胖子”。烟民的思想意识不可能因政府的“控烟令”出台,就能马上跟上形势,得有个适应过程。只有先从最重要的公共场所“禁烟”开始,慢慢向其它方面延伸,才能最后达到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目的。
二是执法力度不够,不能形成威慑,难达惩戒作用。“控烟令”再严,也仅仅是理论上的,如果不能严格执法,也只能是“纸老虎”而已。只有对违规违法者严格执法、从重处罚,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有了严格的执法,烟民才会对公共场所的“控烟令”,有所忌惮、心生敬畏。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