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和几个朋友小聚,小聚总免不了喝点小酒。微醺时便进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状态。每到这个时候,我总忍不住拿出一包细支烟给自己点上,所谓“烟酒不离家,赛过活神仙”,对于这一点我还是十分认同的。而就在这个时候,饭桌上的一位异性朋友的惊呼:“啊?!怎么你一个女孩子也抽烟?!”瞬间打破了我此刻愉悦的享受。我心想,这都2020年了,对于吸烟这事儿,怎么还会有男女之间区别对待?虽然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也不曾一昧地鼓吹男女平等。但不得不承认,现如今社会,外界对于女性吸烟的看法并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
究其背后的原因,在我看来不外乎有以下三点:
一、父系氏族社会下,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将近2400年的历史,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而且是落后的小农经济,主要依靠人的体力或配以畜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业生产主要靠力气,而男女在体质和体力方面又确实存在自然差距,故男子在生产领域中占领主导地位,正是这一变化使父系氏族社会逐渐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这种客观存在自然长期影响人们的思想,建立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出现了男尊女卑的现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男女的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其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男尊女卑是落后的农耕经济的产物,这样的封建传统观念却影响至今, “相夫教子”、“男主外,女主内”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二、女性群体的独立自主意识薄弱,缺乏自强意识。大多数女性因为从小思想被压制及现实社会的影响,逆来顺受,缺乏自信,缺乏独立自主的自强意识,还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很多女性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往往选择沉默息事宁人,而不是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时至今日,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观点已经过时, 但在深层次上,男性歧视女性,女性下意识地自甘被歧视的观念意识则还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三、经济的发展与女性吸烟率呈强正相关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关于全球女性吸烟率的调查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吸烟比例仅为2.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5%。其中,德国占27%,俄罗斯占23%,美国占17%,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和韩国分别是11%、6%。经济越是发达地区,女性的吸烟率越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男女更为平等的社会关系,女性独立的经济地位或者社会福利的提升。当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家庭的束缚中走出,在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背负起更大的责任与压力,一定程度上要求与男性享有更加平等的社会权利,即便是传统文化中可能存在争议的行为习惯。在女性扮演重要经济、政治角色的国家,我们确实看到了社会发展的长足进步、多样性和包容力,吸烟也许就成为了女性独立与权力提升的标志。
而实际上,女性吸烟行为古来有之。自明万历朝烟草传入我国以来,吸食烟草的风气越来越盛。据史料记载,到明崇祯末年已经是“三尺之童,无不吸烟”。而女性吸烟也变得日趋普遍。明人董含,在《三冈识略》里提到:“明季服烟有禁,惟闵人动而习之,他处白无一二也。近日宾主相见,以此鸣敬,俯仰涕唾,恶态毕具,始则城市服之,而已博及乡村矣。始犹男子服之,既则偏闺阁矣。习俗易人,真有不知其然而然也。”《茶余客话》云:“(烟草)初出吕宋,明季始入中土,近日无人不用,虽闺稚女,银管锦囊与镜奁牙心并陈矣。”说明女性不论出嫁与否都已普遍吸食烟草。另外,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在吸食烟草方面也丝毫不逊色。在壮族地区,街日或赶街,男女青年通过唱山歌、吸烟草的形式谈情说爱,选择对象。据《西北县志》载:“通过佳节或赶街,男女各携烟品,约会田野草露间,携手并肩,歌唱舞蹈以为乐,各吃大草烟。视所欢者即与逃去。”《广西通志》中描述苗族妇女“喜吸烟,每以烟筒插髻。”从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吸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尽管女性吸烟的现象从古至今流传已久,但仍未冲破外界狭隘又陈旧的观念和看法。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女性在公众场合吸烟不再吸引异样的目光,甚至不再招来偏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始终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实现真正平等之日尽在眼前。此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大脑,不被极端主义者所蛊惑,要有着自己的主见和意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男尊女卑”与“女尊男卑”的争论仍在继续,这也能反映出在男女平等这一问题上仍然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不论是男权提倡者呼吁男权的保障还是女权主义者呼吁女权的维护,都是有着其自身的道理,也说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从一开始一边倒的“男尊女卑”到现在有人提出“女尊男卑”、呼吁“女权主义”,都是迈向更进一步“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或许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实现的道路上还将面临荆棘和坎坷,但我们一定会走完这条路,达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