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庭暴力”这个话题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讨论,但是在泰国,在家抽烟也被认为是家庭暴力,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要追溯到5月份。据《曼谷邮报》报道,根据今年5月底泰国新修的《家庭与发展保护法》规定,8月20日起,泰国在家中抽烟属于违法行为,家中成员可告抽烟者“家暴”,泰国政府希望藉此减少二手烟的危害,罪名一旦成立将面临法律的审判。
根据泰国新修订的法律,在家吸烟可以被视为家庭暴力,因为它会损害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的健康。虽然现在无法做到全面禁止,但它让家庭成员能够向当地的家庭保护中心提出投诉,然后保护中心将投诉转交司法系统。目前对具体的惩罚细节还未明确。泰国境内有24个海滩包括知名的芭提雅、普吉岛、华欣等地海滩都禁止吸烟。
近年来各国都在控烟、禁烟上采取了新的举措,但将之列为“家暴”泰国是第一个。泰国在控烟方面还出台了其他一些条例,比如距公共场所5米内禁止吸烟,最低合法吸烟年龄从18岁上调至20岁,禁止在海滩上吸烟,禁止携带、使用、进出口或销售电子烟。
其实,从理性上来看,泰国的这项法规确实很有道理,毕竟,二手烟的危害更大,抽者无心,闻者有害。
但是从情感上来看,如果在家都不能抽烟的话,烟民会不会太悲催了?烟民越来越像过街老鼠了,人人喊打。
我国的控烟措施也越来越严,比如机场的控烟室被撤销,高铁也是不让抽烟的,只能是停车间隙抽两口,但是高铁每个站停车时间很短,抽烟如同打仗,还要被列车员、火车站人员催促。最近连绿皮车的吸烟室也被舆论要求取消,烟民除了忍还能怎么办?
再比如在香港,抽烟和做贼一样,感觉像是吸毒,和民工一样,露天地带对着烟灰桶、垃圾箱抽几口。那是因为香港是中国控烟最厉害的城市,在所有有顶、盖的空间都不能抽烟。
抽烟有害健康,但每个烟民都很难戒掉。
不吸烟的人可能永远也不能理解吸烟者的乐趣。
首先,吸烟可以调节人的行为和情绪,烟碱作为一种行为自动调节剂,当人的活动频率低时它加快,当活动频率高时它降低。因此,吸烟既可以使人兴奋,也可以使人镇静。在焦躁或紧张时,吸烟可消除此情绪,在发困或头脑反应迟钝时,吸烟可使头脑清醒,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吸烟可以缓解压力,消除疲乏。其次,烟碱通过增强人脑海马结构中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来提高记忆力。烟碱可以刺激神经细胞释放出更多的神经递质,使神经细胞传送更多的信息,这也就是烟碱增强记忆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
吸烟是人类社会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是吸烟者选择的一种生活习惯。吸烟是烟民群体的偏好表达,当其行使吸烟权力时如果不对他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时,它是人们的一种正当权利。现阶段,吸烟作为我国的一种社交文化是被传统的伦理道德所允许的。卷烟已经成为中国人社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烟者权力等级及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私人场所的吸烟没有危及公共利益,所以,吸烟者的吸烟自主权是正当的。
不过,自由权利的本质不是为所欲为。判断自由与不自由的关键在于“是否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如果吸烟行为对他人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对社会造成了利益损失,例如二手烟雾对被动吸烟者造成的健康伤害,那么政府可以从公共利益出发制定道德规范管制吸烟行为,这也是泰国政府认为在家抽烟是家庭暴力的原因。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我们都想要自由,可是我们的生活却到处是枷锁,我们也离不开枷锁。这句话就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以自我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吸烟是一种自由,但是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不在孩童及不吸烟者面前吸烟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有需求的时候主动去吸烟室吸烟,也是一种修养。回到文章开头,如果想在家吸烟,不在家庭成员面前吸烟、不让家人吸二手烟也是一种修养。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