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俗话说,市场就是个“坑”,有的人把这个坑填平了,平安走过;有的人图省事跃过去,结果摔在坑里,即使爬出来也是元气大伤。开店经营,商机无处不在,危机也如影随行,商家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但是,有些“陷阱”却是自己挖就的,或为贪欲所致。那么,在经营中,我们零售客户如何避免和防止这些陷阱呢?
高房租•高利润
有人认为,高房租金会带来高回报、高收益,高房租一般是处于比较繁华的商圈,想象中应该是财源滚滚的好地方。但是,随着“三公消费”的限制,隐性收入的退潮,消费者可以说是勒紧腰带在过日子,这也带来了许多繁华地段和超级卖场销售业绩的不断下降。就目前而讲,高房租并不一定就代表着高利润,高回报的代名词。反而和高风险“飚”上了劲儿,许多原来处于繁华商圈的国际零售连锁机构不断地“瘦身”,就是个明显的“暗号”。
高投入也并不能带来高回报,有时,还要承担着高风险,这绝不是件危言耸听的事情。商场不缺这些活生生的残酷事例。“央视标王”秦池宴酒大家至今也会记忆犹新,面对巨额的广告费,企业选择的是扩张,但在扩张的同时,并不能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最后导致淡出江湖的结局。在现实经营中,有许多零售客户片面认为高租金的繁华场所,才是开店卖货的黄金地段。但是,巨额的租金,也是压垮零售卖场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现在看到,许多大型卖场都关闭或者是缩小了繁华地段的经营规模,进社区、进居民区的便利业态成为这些大型卖场的首选。这类业态小、和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租金低,有着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商品的运作成本也很低,所以说,高房租并不代表着高利润,只要做个市场上的有心人,一样能够小中见大,取得不俗的经营业绩。
高租金能带来高效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高租金的地方人流量大,生意好做这是现实。但是,虽然你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去除房租之后却所剩无几,你说亏不亏?辛辛苦苦地忙了一年,结果是替别人打工(付巨额的卖场租金),经营风险还要自己承担,确实有点儿得不偿失。
因此,零售客户在开店经营时,首先要把房屋租金计算在里面,如果租金占经营利润很大的比例,那么,要尽快做好调整。开店毕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当租金太高,经营风险系数也相应提高,一旦市场出现波动,血本无归也并非是危言耸听。面对高租金时,零售客户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把经营风险减到最低,把经营成本减少到可控的范围之内,开店经营要多算帐(算大帐、算细帐)、少冒险,只有把步子走稳了,才能慢慢把业绩做大。
进口奶•放心奶
“坑爹”的三鹿奶粉可以说是给国内刚刚起步的奶制品业,打了一记“闷棍”,让这个行业几乎陷入了万复不劫的境地,直至如今,国内奶制品业元气还没有恢复。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国内既然没有放心奶,那么,国外的奶制品当然会令人放心了。
近年来,许多零售卖场大打进口牌。特别是我国民,不缺崇洋媚外者,认为国内的产品质量都差,国外什么都是好的,一时间让国内奶制品灰头土脸,国外品牌扬眉吐气。但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让我们来看一则报道:
近日,美国、韩国、奥地利等国家总计23吨洋奶粉被查出质量安全不合格而被质检部门拦截在国门之外。此外,韩国每日乳业一批970.5千克“每日”牌纯牛奶因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被退货。
洋奶粉虽然被频频曝光,但却依然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一方面是消费者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一方面是商家为利所惑。进口奶就是放心奶吗?答案是否的定,有许多贴上洋标签的奶制品生产商,在国外连厂房和设备都没有,他们靠进口大包粉在国内灌装,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做出仿冒进口的奶粉商品,以次充好卖出高价并获得暴利。
要消除一些进口奶制品就等于高档货、放心货的心理,就要转变消费观念。一方面商家要加大宣传,实事求是,不能误导消费者。一方面商家还要转变销售理念。有些洋奶粉的销售利润高,商家为利润所惑,不惜厂商联手来蒙蔽消费者。但是,一旦东窗事发,零售终端和消费者都是受害者。
因此,作为零售商家,首先就要消除进口奶就是放心奶的心理,在进货时要严格把关,让一些“假洋鬼子”无可乘之机;其次,要加强知识的涉猎,不被商家的“潜规则”所惑。有许多经营者认为,一些奶制品上印制的外文或繁体字的,才是正宗的洋奶粉。恕不知,进口奶制品上,如不加印中文标签的,经查获后,一律都按不合格商品作退货或者是销毁处理。
所以说,开店经营,陷阱无处不在。有的“陷阱”是人为的,有的“陷阱”却是我们知识缺乏所造成的。“洋货”好不好,当然也不能说都不好,确实有质量过硬的,但确实也有伪劣的、叫人很不放心的商品。我们零售客户在引进这类商品时,一定要查阅相关手续或上网查询一下,防止被“洋货”所坑。
什么样才是放心商品,只有那些我们零售客户熟悉的、销售时间较长的,媒体较少负面报道,厂家有责任、有良知、攻关能力强的,并且是社会信誉好的商品,才是我们销售的放心商品。千万别和一些“三无”厂家的“三无”产品打交道,最后害人误己。
便宜货•走俏货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这话虽然有点儿极端,但并非没有道理。有时,我们零售客户为了贪图小便利进了一些价低质次的商品来销售,虽然便宜,但却不经久耐用;有时,零售客户也片面的认为,只要便宜的商品肯定好卖,消费者肯定认可,但有时却打错了算盘。
许多便宜的商品,是零售客户“包装”出来的,有的品牌是消费者熟悉的,有的品牌是他们不熟悉的,但虽然是经过包装的便宜货,也不一定消费者能够认为而成为紧俏货。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商品,消费者虽然上过一次当,但他们肯定以后不会再买了,也会对你这个商家的人品产生怀疑,不利于长久的经营。
因此,在选择品牌时,零售客户不仅要看牌子,还要看适用性和实用性。看能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零售店和一些奢侈品店不同,奢侈品店讲究的是牌子响不响,其他倒是无所谓。而零售店却是和居家过日子的顾客打交道,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能给自己确实带来方便的东西,再好的东西,用了三两回就坏掉,他们认为你在“坑人”,对经营品牌传播很不利。
便宜货并非就能卖得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我们零售客户在经营上的一种误区,特别是一些农村零售客户,他们认为农村消费者只要便宜就行,便宜货在农村是走俏货,千万不要打这种主意,要转变经营理念。近年来,随着农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一些质量较差的商品,农村消费者也会说“不”了。
所以说,便宜货咱们要看便宜的是不是地方,对不对路子,如果是那些不耐用、不实用的“豆腐渣”商品,也就应了那句“便宜没好货”的俗语,那么,即使农村那些老年消费者也不会给你好眼色看。农村人来钱不易,当然要些实惠也是实在的商品了,华而不实的东西只会毁了生意,坏了声誉,得不偿失。所以,价格既要便宜,还要物超所值,这就需要我们零售客户不能只顾赚钱,还要保证薄利多销,让利于民。
便宜货不是走俏货,卖得俏的商品有时并不便宜,这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可度,看能不能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有时,即使价格高一些,卖得红火也是正常的。这就需要零售客户开动脑筋,找准市场,走对路子。
临界品•促销品
所谓的临界商品就是已经临近商品保质期的商品。按照零售客户正常的做法,会把这类商品当成是赠品或者是促销品来快速脱手,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
临界品转身一变,成为促销品或是赠品,是零售客户经常用的手法。这样做在他们看来有两点好处:一是变废为宝。临界品基本上都要过期了,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会一文不值,但经过促销,把这个要过期的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后,多少还能有点剩余价值可以利用;二是价值发挥。反正要有赠品送给顾客,那么,利用这些临界商品来,真可谓一举两得。只因太多抱着这种心理的零售商家,才导致临界商品不断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不能只怪顾客缺心眼,还要怪商家耍心眼。
临界商品有几个特点:一是大多要过保质期,其商品的质量肯定不如出厂期近的商品的新鲜度;二是卖场在处理这些商品时,价格会低了许多,有的甚至三到四折就能购买到。
那么,能不能把临界品当成是促销商品或赠品来处理呢?大华超市总经理徐传高说,虽然对临界商品的处理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规定,但我们超市对临界商品的管理非常严格,发现临界商品一是及时下架,二是调整到特定的专区去销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杜绝用临界品作为促销商品和赠品,让顾客明白消费,也从来没有因为临界品销售出现纠纷或投诉的现象。同时,一旦发过期商品,立即下架销毁,并对相关责任人作相应处理。
桂林超市老板陈桂林抱着同样的观点。他说,临界商品的销售一定要谨慎,在销售时一定要嘱咐消费者尽快消费掉,防止过期变质带来不利因素。我们超市在处理临界品时,都会附上一张“友情提醒”的不干胶贴纸,上面写着“临界商品,尽早消费”,提醒顾客尽快消费。
其实,临界商品对顾客来讲,并非是“香饽”,反而是个“鸡肋”。商家把临界品当成是促销品或是赠品,也是个打马虎眼儿,糊弄一下消费者而已,有许多顾客并不会买帐。正在乐天玛特超级卖场里购物的几位消费者表示,临界品便宜是便宜,但吃的东西当然是越新鲜越好,都要过期了,万一吃出问题来,那可不是省两钱的事儿了。而有一消费者对于商家用临界品作为促销品或赠品就比较反感,他说,虽然有时想买某件商品,但一看这件商品上却捆绑着临界商品做促销,就不会下手购买了。好的东西能有这样促销和赠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