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大众日报》报道
9月1日起,号称“史上最严”的《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12个部门各司其职,8类公共场所全面控烟,不听劝阻的将被罚款200元,违反条例的控烟场所最高可处罚3万元。如此严规之下,效果如何呢?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餐馆、娱乐场所仍是重灾区
9月2日,记者跟随青岛市卫生监督局执法人员,分别对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市行政审批大厅等工作场所以及证券、金融、邮政、保险、通讯等行业营业大厅及其办公场所进行了控烟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多数单位都已张贴了控烟标识,控制吸烟整体状况良好,现场未发现设置烟具及吸烟者。
9月3日,记者在栈桥附近走访了三四家餐馆,多数没有张贴控烟标识。当记者询问有没有烟灰缸时,服务人员均表示可以提供。随后,记者又来到闽江路美食街,发现谭鱼头酒店大厅等待区摆放着烟灰缸,茂昌快餐店内两名顾客正在肆无忌惮地抽烟,还有几家小饭馆连控烟标识都没有。
随后两天,记者又走访了市北区家乐福附近、李沧区李村公园附近的十几家饭店,以及市内一些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发现控烟情况并不乐观。在南京路附近一家网吧内,记者看到,屋内乌烟瘴气,烟灰缸内满是烟头、烟灰,吧台还有烟卖;在台东附近一家大型KTV包房内,一群年轻人一边唱歌,一边“吞云吐雾”,当被问及是否知道控烟一事,他们反问,娱乐场所是玩的地方,凭什么不让抽烟?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理解餐馆、休闲娱乐场所需要控烟的市民不在少数,多数经营者也因为担心劝阻客户控烟会影响生意而有抵触情绪。“该贴的标识我们也贴了,就看客人自不自觉,他真就不自觉,我们也没办法,顶多劝劝,再说多了人家顾客就不高兴了。”一位网吧经营者告诉记者,“无烟网吧”的环境虽然好,但客源明显减少了,因此对于控烟也只是做做样子。
取证难导致落实难
“出台专门的控烟法规,先不说效果如何,这种做法首先就是一种进步,是提升文明程度的表现。”这是一位市民对于青岛出台控烟法规的看法,同时也说出了多数百姓的心声。
但是,如此有意义、要求严的控烟条例,为何具体实施过程效果仍不理想呢?
“控烟新规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取证难。”青岛市卫生监督执法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不论是不听劝阻还是经营者不劝阻,都需要执法人员现场发现违规行为才能依据规定进行警告或处罚,然而事实上,由于吸烟行为持续时间短暂,往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还未到现场,烟民们就已经溜之大吉,有的甚至等执法人员走后再次吸烟,根本无法做到抓现行,取证难已经成为执法人员最头疼的事。
至于未按规定设置控烟设施的单位和经营场所,依据控烟规定第一次发现先警告限期整改,再不整改的才会处罚,监督执行起来相对容易。有不少市民担心,新控烟条例虽然职责明确、惩罚严格,但具体执法难最终会“雷声大雨点小”。
“要想把控烟进行到底,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有法必依。”青岛市人大代表杨冰说,出台专门的控烟法规,为后续的监管提供了法律支持,但如何把法规执行到位、有法必依,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分头管理难奏效
根据青岛市疾控中心的调查,岛城15岁以上城乡居民约有200万人吸烟,而且多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在职业分布中,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务员存在较高的比例。面对如此庞大的吸烟人群,控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新的控烟条例出台之前,负责控烟工作的政府部门只有卫生监督局,执法力量单薄与执法覆盖范围广泛形成鲜明对比,很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如今,根据新的规定,工商、食药、公安、文化、教育、人社、民政等12个部门共同参与进来,使得控烟执法力量得到极大扩充,同时分工明确的监管体系减少了监管盲区的存在。
近日,有市民拨打了12个部门公开的举报电话,却有一半并未打通,一些人担心对于如此分散的执法主体,到底能否实现监管有效。毕竟,在与青岛情况相同的广州,控烟管理部门也多达15个,《广州市控烟条例》发布一年多至今,发现管理主体太多的直接负面作用就是:谁都管、谁都不管。
“除了加大宣传帮助百姓提高控烟意识,当下最有效的就是在监管力量有限的条件下,加强监管力度和强度,同时需要各个部门协同作战。”青岛市控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加强控烟执法检查,包括公共场所经营者或管理者有否建立控烟管理制度,一些公共场所有否按要求划分吸烟区和设置吸烟室,是否建立禁止吸烟劝导员,有否主动进行劝阻吸烟等。
考虑到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青岛市还计划组织市民志愿者进行控烟常识培训,成立控烟监督员队伍,对商场、酒店、网吧、医院、银行、证券公司等新规规定的“禁烟区”进行暗访,通过手机等一些设备进行拍照取证。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