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烟现状
据《2010中国控烟报告》,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内,我国二手烟受害者增加了2亿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1.8亿15岁以下儿童遭受二手烟危害。我国参与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显示,青少年在家中和公共场所受二手烟危害的比例是43.9%和55.8%,控制吸烟以及防范二手烟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势在必行。
目前多数公共场所因吸烟行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二手烟的逸散非常严重。2010年公共场所已经是二手烟暴露最高的地方。据相关调研,公共场所如餐厅,酒店,火车站,汽车站,公交站点,多种建筑物楼梯口和走廊等场所常常成为二手烟的重灾区。受访者中多达90%的人经常接触二手烟,其中非吸烟受访者中70%以上表达出平均每天接触二手烟时间长达10分钟以上。据了解,目前许多公共场所虽然已经设置吸烟点,但由于设施普遍简单效果不够理想,二手烟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吸烟正在成为贫穷国家的象征?
吸烟正在成为贫穷国家的象征。据统计,富裕国家吸烟的人正逐渐减少,每年约减少1%。在贫穷国家,烟民人数则每年增加3%-5%,世界上17亿烟民中,80%居住在发展中国家。世卫组织警告,如果这些国家不采取措施,数十年内,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将达到10亿。
国际上人性化控烟成功经验
国外很多国家为了更好的保障吸烟和非烟民的权益,提出了在公共场所设置实质意义的“分烟”,即“控烟隔离区”这一概念,就是将吸烟行为引导到规定的控烟隔离区中进行,使二手烟在隔离区内被完全隔离,吸附并消除,从而将二手烟对公共环境的影响降低最低。控烟隔离区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区别于普通的吸烟区,它涵盖了分烟,除烟,绿色环保,人性化控烟等信息。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在很多公共场所设置了有效的控烟隔离区。日本有80%以上的公共场所都设立有实质分烟区。在日本,在划分禁烟区和吸烟区时,非常注重实际效果,不是简单地挂一块牌子、拦一根线就结束,大多数会隔离出专门的吸烟区,吸烟区内采用强力吸附和消除烟雾的技术,力求烟雾不会飘到禁烟区域。
作为减少二手烟危害的有力工具,这一措施较易取得吸烟者的理解和配合,极大地推动控烟工作。在中国,公民也同样期待将吸烟区进行隔离。
最佳应对解决方案--设置绿色环保的吸烟室作为实现社会全面无烟的过渡手段
目前很多公共场所也采取设置吸烟区和非吸烟区的办法来隔离二手烟,虽然卫生部专家已经证明吸烟房并不能完全消除烟草危害,但是设立绿色环保带有过滤净化功能的吸烟室比起一般的吸烟房更具有可操作性。一般的吸烟房通常烟雾缭绕,不但不能有效隔离二手烟,反而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如果吸烟室能做到过滤净化烟雾,最大化的消除各种毒物与异味,且设计美观大方,更具有人性化,则吸烟的行为就更容易被引导和规劝,更多的非烟民群体不会再遭受二手烟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很多环保企业也着手投身到烟雾处理这一领域,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瑞仕安集团,瑞仕安的环保理念不仅致力于室内公共场所烟草烟雾过滤净化,更致力于整个社会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全面提升和优化。目前国内多个场所采取设立绿色环保的吸烟室,作为过渡阶段的方法,为场所的控烟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减少二手烟有助于创建友善和谐的绿色室外公共卫生环境。实现社会完全无烟任重道远,如何在这一条道路上选择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手段来规范吸烟行为和减少二手烟危害?绿色环保的吸烟房作为一种控烟办法,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且兼顾到各方面利益,有利于集结不同社会群体的力量,向共同的目标努力,推动构建和谐的社会公共卫生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