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初,又是一年毕业季。对大厂心向往之的应届生们,被纷沓而来的疫情搞得心力交瘁。小编的同学在海外读硕归来,正该意气风发,前两天却抱怨不断:正在实习的工作由于居家办公,工资一下砍了一半;想赶快拿到毕业证,结果快递卡在海关进不来;投了简历的公司要求线下面试,但是隔离在家出不去;线上面试通过的企业要求到岗,可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房租、生活成本的双重重压开始压得他喘不过气,“逃离北京”这一念头逐渐在脑海中浮现。最近一次沟通,小编了解到他开始备战老家的公考,准备回到父母身边,回到他的舒适圈。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的常住人口增加7.03万人,深圳增加4.78万人,上海增加1.07万人,北京则减少0.4万人。汇聚了最多就业机会和创造性人才的一线城市,2021年的人口增量总和仅有12余万,连过去10年年均增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人,较2020年的874万毕业生增加了35万人,并且2021年海归人数创历史新高,希望回国就业的留学生相比2020年增加了48%,高达80万人。剩下的人为什么不再向往“北上广深”,不再涌入一线城市?一篇聚焦大学生就业态度的变化的研究显示,新一代的大学生工作更看重收入、舒适和稳定。
能够满足高收入,大城市肯定是首选,但由于疫情原因,大厂纷纷进行大规模裁员,创业公司也倒了一片又一片。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稳定高收入也逐渐遥遥无期。如此看来,非一线城市的收入虽不一定高,可更加舒适、稳定的生活是完全可以满足的。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开始聚焦考公。顶尖学府海归走出高校,下沉国家基础教育;清北硕博生参加选调生考试,深入基层、了解农村;985毕业生进卷烟厂当工人……诸如此类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却开始质疑高学历从事一般工作是一种人才浪费。
面对这些不理解,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基层非常需要高学历人才。高学历人才作为国家综合培养的“新鲜血液”,其文化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社会认可度好等优点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基层部门和谐稳定、提高基层部门创造力与创新力、提出问题和快速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具有更优秀的决策力和更强的执行力。而这些高学历人才只有在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后,才能真正利用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对基层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国家的兴盛添砖加瓦。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