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力资源专家认为,我国将进入高技能人才引领的“技工时代”,将从“人口红利”向“技能红利”跃升,劳动力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劳动力供给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劳动形态中一大批新生代将投身现代服务新业态。
我国是技能劳动者大国,但不是高技能人才强国。“技工荒”不仅于社会层面存在,企业内部也同样存在,既是各类企业的共性问题,也是所有企业的个性问题,既是眼前的现实,也将会持续一个阶段。
从国家层面来说,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跃升,高技能人才缺乏则是最突出的短板。从企业层面来说,加快攻坚克难、提质增效步伐,需要一大批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作支撑,谁率先集聚了高技能人才,谁将占有“双循环”发展的先机。否则,会因高技能人才掣肘而影响竞争力、发展后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遇淘汰出局。从员工个人角度来说,谁先拥有高技能,谁将在创新创造中崭露头角、领先奔跑,成为事业赢家。奋力走在“技工时代”前列,既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员工成就事业、逐梦未来的需要。
工业化时代,分工越细越能提升效益;网络化时代,越能融合越能产生高效益。当下的高技能,必须是融合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的高技能。奋力走在“技工时代”前列,培养一大批工匠型高技能人才,依靠传统的师徒传承、口口相授的经验模式,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个专业管一生、一个工种干一生的时代,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无论是企业内部培训、校企合作培养,还是员工个人学习业务、训练技能,都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某一工种的学习钻研,必须注重相关专业的叠加融合,特别要注重与数字化、智能化充分嫁接,由过去提倡的“精一会二懂三”向“多精多会多懂”的全能型转变,否则,仍然沿用干什么、学什么的单专业突进方式,即使功夫下得再深,时间耗费再多,也可能落伍于“技工时代”。譬如当下的焊接技术,许多方面必须与材料科学、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才能解决技术瓶颈问题,靠传统的经验型焊接,很难在精密仪器、精密制造、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上发挥关键作用。
奋力走在“技工时代”前列,企业和员工个人都要树立责任感、紧迫感、压力感,不等待、不犹豫、不观望,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强化系统培训、深度学习。企业要多举办一些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的培训班,员工要注重加强现实岗位和未来需要的边缘学科、边缘技术学习、训练,拓展知识领域,丰富技能本领。企业要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开放性思维,深度实践“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解决自我培养资源不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要常态化、定期性举办技能人才业务竞赛、技能比武和课题招贤、揭榜挂帅、创新成果发布等活动,对竞赛优胜者和创新成果突出者、重大贡献者予以重奖、重用,制度化推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等,让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厚得、有为者有位,引导和激励广大员工不负时代、不负历史、不负人生,只争朝夕地奋力走在“技工时代”前列。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