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青山为证 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大型采访团来到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乡哈寨村委会。从哈寨村的活动广场出发,沿着村子的主干道往下,不久后,采访团来到村民杨自兰家。
整洁干净的院子,四间房并排伫立,周围种满了花椒树,一名老奶奶正坐在院子里,赤着双脚,手脚并用熟练地编着草鞋。她就是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朗族草鞋编织技艺传承人——杨自兰。
坐在光线昏暗的旧瓦房里杨自兰就这样编了几十年的草鞋
“一直都穿(草鞋),自己编自己穿,以前妈妈编,后来自己编,编了大半生了。”对于63岁的杨自兰来说,草鞋有着特殊的意义。
以前住在山上,上山下山好几公里的路,说是路其实也就是人们走多了自然形成的小径。
“每十天半月下一次山,置换一些生活必需品,路不好,不能经常走,鞋子耐不住。”杨自兰回忆起儿时的生活,笑着说道,以前的草鞋是最牢固的,但还是不经穿。
后来杨自兰嫁来到了山下村子里,村子里的路比山路好很多,但雨天泥泞、晴天沾灰,草鞋开始编上花样了,却总是看不清到底是什么图案。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15年。
2015年,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口挂钩帮扶施甸县,修路建房搞产业,哈寨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木老元乡乡长祁晓琴向记者介绍道,杨自兰的房子就是在2017年,乡党委政府和云南中烟的工作人员来详细了解了她的生活情况,帮助改造和重建的,旧木房换成安全房、院子里铺上了水泥,鸡、羊能入圈,简易“茅坑”被化粪池和水冲厕所取代。
宽敞明亮的新居让杨自兰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生活的改善,草鞋也迎来了变化。
“不能光讲究实用了,现在的人更讲究好看美观。”杨自兰拿着已经被人订下的几双颜色鲜艳的草鞋向记者展示着。
路通了,人能走进来、东西也能走出去。据了解,每年,商贩都会直接到杨自兰家收花椒,顺带着杨自兰的草鞋也“走出大山”、奔向城镇。
幸福的新生活就如杨自兰的布鞋一样色彩斑斓
“共产党万儿,你现仔够仔万儿(布朗族语:共产党好,我们生活越来越好)!”记者离开时,杨自兰一边编着草鞋,嘴里不住地说道。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